|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党政建设 > 阅读信息
王伟光:如何借力网络新媒体传播哲学社会科学
点击:  作者:王伟光    来源:中国世界史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5-05-12 11:50:22

  

1.jpg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当前,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贯彻落实好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借力网络新媒体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网络新媒体发展方兴未艾

 

  当今时代,网络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正在不断突破传统媒体的局限,方便信息交流,开阔人们视野,解放人类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截至2012年底,全球网民数量约25亿。截至目前,我国网民已过6亿,手机网民5亿多,微博用户超过3亿。当下,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随时随地上网,从网络上接收、传递信息。上网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娱乐的新方式,网络世界被称为与家庭、学校、社会等现实环境并列的“第四成长环境”,网络生活成为不少网民的“第二人生”。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蔚为大观,正在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网络新媒体可以说是媒体中的“多面手”“集大成者”。通过网络新媒体,人们既可以看报读书、浏览杂志、观看影视,又可以聊天、购物、进行社交活动等,可谓无所不包、“一网打尽”。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媒体有诸多优势。一是实现了人类传播模式的整合。网络传播囊括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既可以“点对点”传播,也可以“点对面”传播,还可以“面对面”传播。二是传播形式多样,且在不断创新。文字、图形、声音、触感等多媒体效果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电子邮件、电子读物、论坛、视频、即时聊天工具、博客、微博、微信等传播方式层出不穷。三是信息存储海量、传播效率很高。存储技术、网络宽带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海量的存储、更快的数据处理和高效的传播得以实现。四是实现了实时性与互动性。电子化的网络信息平台具有操作简单、编排方便、发布快速等特点,能够实时传播,并可以与受众即时互动。

 

哲学社会科学传播正向网络新媒体转移

 

  不论在我国还是在国外,传统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大都以论文为主,这就决定了其发布形式是以期刊为主。此外,报纸的学术理论版、电视的文化学术类纪录片与专题片等,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平台。但是,在网络信息化大潮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发生了深刻变化。

 

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动态表明,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传播已经向网络新媒体转移。当前,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趋势非常明显。以数字出版为例,英国是欧洲国家中数字出版业最发达的国家,2012年出版业销售出口额达50亿英镑,其中纸质图书销售额较上年下降2%,而网络电子书销售额增长约50%。目前,英国99%STM类(科学、技术和医学领域)期刊与95%AHSS类(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期刊实现了在线获取。世界名刊《大英百科全书》尽管拥有雄厚的资源和200年的历史,享有行业领头者的声誉,但在面对仅售70美元在线版的《大英百科全书》这一强势力量的冲击时,印刷版很快陷入了销售停滞。20094月,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停止纸质版转为发行网络版;同年8月,曾经号称全美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文摘》宣布申请破产保护。2012年,德国《法兰克福论坛报》《德国金融时报》相继宣告破产、停刊。不仅如此,就连同为电子媒介的电视媒体也纷纷占领网络阵地。如英国老牌广播公司BBC早在1994年就进军网络。目前BBC网站已经发展成继电视、电台以外的第三个“频道”,是英国最热门的网站之一。

 

与此同时,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也在向网络新媒体转移。当前,互联网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信息传播的集散地、思想交锋的主阵地,堪称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最大变量”。首先要肯定,互联网平台释放了不少正能量,比如突发灾难中的守望相助、公益行动中的慷慨解囊、网络问政中的良性互动、微博反腐中的穷追不舍等。同时也必须正视网络空间中的各种乱象,如“水军”“推手”制造话题,黑客、病毒无孔不入,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各种违法行为屡禁不绝,越是反主流、反权威、反传统的声音越能赢得喝彩,而理性、正义、正面的声音则常常遭到排斥挤压,等等。这些由网络释放的负效应,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承受之“痛”。

 

面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传播向网络新媒体转移、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向网络新媒体转移的新形势,如果我们不抓紧应对,就有可能进一步拉大我国与西方国家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话语权差距。其原因在于,一是互联网上中西信息量不对等。据统计,目前互联网上英文信息约占90%,中文信息不足1%,中文网络媒体在域名数量、网站信息量、用户活跃度等指标上均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况且,网络还有很强的“马太效应”,受众越多,点击量越大,其“粉丝”增长速度越快;而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有限的信息传播犹如一杯水倒入大海,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二是西方传媒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实力雄厚。西方传统媒体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开始,至今已经有数百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媒体运营、媒体操控、议题设置等经验。如今,西方传媒将其固有的语言优势、影响力优势、议程设置能力转移到网络上,通过网络推销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影响力不可小视。比如,2010年以来发生在北非和西亚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所谓“阿拉伯之春”,就是西方国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社交媒体干涉别国内政、推广西方政治模式的典型事件。

 

积极适应新形势运用好网络新媒体

 

  面对新形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国家有关部门要有“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政治意识和时代担当,积极适应新变革,善于运用新媒体,借力网络新媒体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网络新媒体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当前,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没有完全认识网络新媒体的巨大能量和重要价值。有些专家学者还认为,互联网是草根媒体,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只有由报纸、杂志这些严肃媒体发表才合适,因此对利用网络新媒体发表成果并不积极。无疑,大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以“立言”作为价值取向的,但“立言”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要有较多的“知音”和受众,从而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利用网络新媒体。有人形象地打过比方,在网络世界拥有10万粉丝,相当于一个新闻网站;拥有100万粉丝,相当于一份全国性报纸;拥有1亿粉丝,相当于一个国家级电视台。在这方面,倒是那些“大V”们捷足先登,抢占了不少话语权。当此之时,有志于“立言”者岂能将网络学术平台拱手相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有现代学者的敏感,要有阵地意识,努力占领网络学术媒体这块阵地,掌握网络学术话语权,为人民做学问,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而使“立言”转化为“立德”“立功”。

 

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网络化事业的投入。运用新媒体传播哲学社会科学,仅仅依靠专家学者的力量是不够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网络化事业的投入,为运用新媒体传播哲学社会科学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加大对硬件的投入。例如,网络域名、网络服务器、视频宽带、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与维护都需要资金投入。二是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网络化的投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专家学者,每年都会推出大量学术研究成果。要使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效益,前提是要让更多的人知晓。这就需要把这些学术研究成果数字化、网络化。应支持数字出版,开发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论文、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刊物等。三是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网站信息采集能力和原创内容建设的投入。新媒体传播需要与之相称的海量内容支撑,“内容为王”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共识。应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网站的采编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知名的网络记者、编辑、评论员,加强网站的技术人才队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国家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已经建起中国社会科学网。该网以学术理论为特色,建立了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新型研究平台,实现图书资料数字化,有力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网络上的传播。我们还将继续增加投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新媒体传播能力建设,努力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