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治理建言 > 阅读信息
王传利: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点击:  作者:王传利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07 09:23:57

 

1.webp (13).jpg

 

【提要】把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凝聚到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里来,从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接班人,是高校党团组织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存在不少问题,制约其健康发展。要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对学生社团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管理,建立健全社团的领导机制。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2016年11月14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下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重视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的作用。[1]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2]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必须加强对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建设与引导

 

一、目前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

理论社团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在校学生数量的剧增,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数量、参与人数、活动形式、社会影响以及社团自身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和新载体。实现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3]但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发展态势不平衡,区域集中度差异较大

 

每当新学年开始,校园里的社团也开始火热招新。与参加一些体育性娱乐性社团的热情相比,大学生对参加政治类的社团较为淡漠,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就整体而言,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数量在全部学生社团中的比例较小。极少数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面广、自身制度建设完善,而相当多的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光凭社团骨干成员的一时热情,成立之初大家蜂拥而至,经过一段时间,要么没有组织像样的活动,要么组织几个活动后,便处于无声无息状态,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

 

全国的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发展具有地域的差异性。就数量而言,有的高校拥有五六个规模庞大、成员达数千人甚至近万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也有高校根本没有成立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名校集中的地区,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拥有社团数量大都超过100个,称之为“百团大战”,其中比较成熟规范的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在学生中有广泛的影响,但在有些高等教育不发达的地区,高校拥有的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数量很少。有的社团名义上有不少会员,但是实际上真正参加学习研究活动的成员并不多。个别社团则是由正、副会长和各部部长构成,也有的社团仅由会长一人支撑局面,能够调动的人员极少。

 

(二)社团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成员流失现象严重

 

从社团组织的服务管理角度来看,有相当多的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没有根据自身实际与特色,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服务管理制度。有些院校由团委负责社团管理,有的学校由学生会负责社团管理,有的学校专门成立了社团联合会或者社团俱乐部。个别团委教师和学生会的干部不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明白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工作性质和意义,用对待一般文体社团的管理方法管理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存在严重的管理漏洞,对成员的资格审查不严格,注册制度形同虚设。有的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号称拥有数千人的成员,但这是指报名时的成员人数,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成员寥寥无几。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其社团干部离职的现象[4],值得我们重视和警惕。在大部分学校中,学生工作系统无法与教务部门直接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在推荐研究生和奖学金评定方面,无法对学生社团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积极分子给予合理的倾斜,无法形成激励作用。从学生社团内部看,许多学生社团并没有具体的激励制度。

 

(三)学校、社会支持较少,指导教师配备不足

 

凡是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运行良好的高校,一定是获得了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目前相当多的高校中,普遍存在支持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力度不够的问题。一些领导和部门缺乏对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引导、鼓励、指导和规范。参加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大学生,敢于思考,勇于探索,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复杂社会现象的看法未必科学,需要教师、学校甚至社会给予积极支持帮助,提高他们的认识,但目前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普遍缺乏指导教师。尽管大部分社团拥有自己的指导教师,但因为指导教师大都有自己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只是靠责任感和自觉性为社团做事,难以投入大量精力指导学生社团工作。[5]87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社团里容易出现偏激的思想倾向。

 

(四)社团活动层次有待提高,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一些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思考社团长期发展的活动上,忽视了社团新老成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社团成立之时,活动骨干满腔热情,学校党委团委主要领导到场祝贺,学校报纸电台电视台作了报道,在学生中产生很大影响,但是,热闹之后,许多社团没有了踪影。不少被调查对象反映,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活动内容缺乏吸引力。一些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开展的活动没有抓住大学生的内心疑惑,只停留在讲座、征文等表面性活动上,缺乏创意和吸引力,没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办报告会也没有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难免出现成员“满怀希望入会,落漠失望退会”的尴尬局面。

 

(五)社团建设经费不充足,活动场地无保证,活动策划难以变成现实

 

高校里有学生活动专用场地,如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俱乐部等,但专门给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活动使用的场地非常有限。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不同于其他社团,学生需要在一个固定的场所里存放大量的图书资料,集中坐下来,学习讨论研究理论问题。但是,绝大部分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许多活动的策划是在学生宿舍里、操场上、食堂饭桌上进行的。

 

还有一个因素影响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发展,那就是经费问题。[5]122绝大部分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认为经费不足。虽然不少学生社团正在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但收效甚微。因此导致不少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不敢搞社团活动。

 

(六)缺少社团骨干

 

一个运转良好的学生社团往往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目前,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普通成员缺乏主人翁意识,不愿意当骨干分子。不少社团成员缺乏工作激情,认为搞好社团活动是组织者的事情,自己只是一个活动的执行者。有的社团干部个人功利性太强,认为挂一个或多个社团“领导”的标牌,在校期间容易入党,也可以成为自己向同龄人炫耀的资本,将来在简历上可以多加一些内容,以表示自己才能广泛,对日后找工作更有帮助。他们对社团活动实际上是敷衍了事,根本谈不上重视社团活动。社团骨干成员低龄化现象严重,多为一年级学生,缺乏经验。社团干部更新快,基本上没有时间精力培养下一任核心成员。核心成员毕业后,社团往往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终结。有的学校尝试从学校的学生干部中任命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领导骨干,但这样的领导骨干不一定有群众威信,开展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二、加强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

理论社团的建设与引导

 

五四运动前后,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6]组织好、发展好、保护好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把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凝聚到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里来,使其从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接班人,是高校党团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和引导学生马克思主义社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的功能

 

高校党团组织覆盖面广、体系完整,有着建设和引导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转变观念,提高对社团组织管理工作的认识。目前,管理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与各种敌对势力争夺接班人的特殊工作。高校能否培养出一大批政治思想清醒和行动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衡量办学是否成功的关键。要引导大学生增强对党和政府工作的信任,坚定“四个自信”。社团组织管理干部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让学生信服的涵养及高超的综合管理艺术。

 

建议“团进社团”,在此基础上再大力推进“党进社团”,也就是在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内部建立团支部,依靠共青团健全的组织机构,发挥团组织团结团员青年的核心优势,服务于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建设。有高校开展学生党支部与学生社团联合共建模式的试点。[7]学校党团领导和有关部门,应该在人力和物力上给予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尽可能多的支持。

 

(二)保证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正确的政治方向

 

当前的社会思潮复杂多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里聚集了一大批关心民族命运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理论困惑。他们往往就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展开论争,既体现了成员思想活跃,追求真理的一面,也体现了成员思想的不稳定、不成熟的一面。如果无法消除理论方面的困惑,可能使一些学生产生消极想法,甚至产生错误的想法。

 

面对学生的思想偏差,有的学生系统的管理者采取静观的态度,有的采取打击压制措施,激化了与学生的矛盾。因此,可以抽调一批热心学生社团工作、经验丰富的校内外政工干部具体负责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指导工作,每个社团要有专职团干部和政治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工作和活动管理方面的指导教师,将有关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切实加强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学生社团的正确发展方向。要研究探索如何积极发挥老教师所特有的工作热情、政治觉悟、工作经验、专业知识、人生阅历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学生举行讨论会、辩论会和主题会等活动,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一些辅导和专题讲座。指导教师和管理者在大是大非面前应该站稳立场,从关怀、爱护社团成员的角度出发,通过个别谈心、说服教育,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上,让他们自觉纠正偏差,主动改正错误。

 

(三)选拔、培养和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骨干

 

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学生骨干,是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发展和建设的关键要素。学生社团的一般特点是组织比较松散,具有不稳定性,因此社团骨干成员所发挥的稳定凝聚作用显得十分重要,而以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宗旨的学生社团不仅要求骨干成员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同时对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社团领导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威信比普通成员高,那么,他在领导这个社团活动时说话的分量将会大大增加,很快就能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领导和骨干成员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积极投身到社团工作中;坚持业务学习、理论学习和社会工作三者协调,相互促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热爱理论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自觉改造自己的思想,勇于解剖自己的思想灵魂;作风民主,鼓励成员之间相互学习,既真诚友善,又能开诚布公地讨论不同意见。

 

培养合格的社团干部,应该是社团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当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干部纳入团学干部的范围进行管理、培养,有计划地吸收他们进入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团学干部培训班进行学习,可以举办寒暑假培训班专门辅导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社团管理能力,尤其是培养他们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应当积极创造机会让社团干部走出校门,与兄弟院校的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交流经验,切磋办团技艺。骨干培养工作要与考核结合起来。奖罚分明,奖励那些优秀的干部,处罚那些工作不积极或者群众关系不好的社团干部,必要时坚决予以撤换。考核对象不仅包括现任干部,还要包括下届接班人,把考核当作保持社团持续发展的手段。

 

(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管理

 

一是建立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发起成立的制度。当准备成立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时,有关部门就要对发起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能力以及社团的发展前景进行认真考察,关心发起人的思想进步和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审核合格以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广泛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公示无异议后,再报送学生主管领导批准;最后,由发起人填写《社团成立登记表》,宣告社团成立。社团建设与引导,要坚持数量与质量相结合。有了一定的社团数量以后,要在社团质量上下功夫。加强社团建设,严格制定和落实规章制度,及时撤掉或者改造那些有名无实、名存实亡的社团。

 

二是建立学校部门的联动机制。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和其他社团一样,应该在学校具体的党政部门的管理下进行活动。由熟悉社团工作的社团联合会或者团委的教师担任秘书长,负责社团的部分日常工作,有利于学校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政治方向,也有利于社团获取学校的资源,减轻学生的事务性工作。建设与引导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学校各个部门应该加强协调,相互配合,通力合作,不应该把建设与引导学生理论社团仅仅看作是学校某一个机构或者部门的工作。团委工作十分繁杂,团委的教师不一定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因此,真正有效指导和管理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需要动员学校宣传部、政策研究室等部门的力量,需要集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单位或者个人的力量,齐抓共管。

 

三是科学有效的社团运行机制是解决社团组织松散、活动无序的根本措施。严格的社团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可以使社团养成“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落实,活动后有总结”的良好工作习惯;财务申请报销制度可以使社团养成规范、认真的经费使用工作方式;领导干部任期的届中、届终述职制度,可以督促社团学生干部见贤思齐、有所作为;档案制度可以增强大家的档案意识,注重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与利用,有助于避免人才断层、昙花一现的结局。建立和健全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活动的审批制度,注册、登记制度等。组织社团的社会实践,做好网络建设,编辑校园刊物与学习园地,增加社团的工作范围,同时也为那些希望为社团作贡献的社团成员提供锻炼的机会。

 

四是积极解决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活动经费问题。随着学生社团规模的增加,组织活动的增多,经费的短缺成为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来讲,学校支持的经费是其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收取会员会费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现在,有的学校通过评比来奖励优秀的社团,也有的学校在社团中设立研究经费,支持学生研究马克思主义,这都使社团的经费困难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学校应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奖励制度、理论研究立项资助制度、骨干理论学习组制度及配备学生课外理论学习专业导师制度。

 

五是建设项目化管理的活动组织体系,是许多高校运作社团的成功经验。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的活动组织体系,就是把社团活动纳入学校政治思想素质拓展的整体体系中去,在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项目管理经验。在团组织的主导作用下,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按照思想政治、创新创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方面,精心设计,积极申报活动项目,申请素质拓展经费,开展社团活动。团组织在审批活动项目时,要考虑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特殊性,为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留出专门名额,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能够争取到活动项目,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活动跟踪指导,检查总结。当然,团委要考虑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的特殊性,向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倾斜。项目审批时,要严格审查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申报的项目,对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可行性、实现方式、参与人员一一审查和指导,做到严格管理与监督。

 

六是加强社团建设和引导,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严格考核,建立奖励、违纪处罚制度。对优秀社团给予奖励,对管理不善、组织活动不正常的社团制定相应的纪律,及时敦促其整改乃至解散。除了上级部门对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进行考核外,还可以对社团成员进行考核。通过社团成员的考核,可以起到激励警醒作用,有利于促使在学生社团成员中形成争当先进,为社团建设与发展多作贡献的氛围。如果社团的考评与学生奖学金、推选先进个人以及推荐免试读研究生结合起来,激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建议学校在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建党节前后举办政治理论类活动时,尝试采用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承办的制度,让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配合学校整体活动的安排,承办有关的摄影展、电影回顾展、书画展、学术节等,可以减轻学校有关方面过重的事务负担,还可以调动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对普通学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Z].中青联发〔2016〕18号.

[2]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3] 何海兵.论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探索.2002,(4).

[4] 李信韬,等.贵州地方高校学生社团干部离职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8,(18).

[5] 王传利.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建设与引导[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

[6] 王传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五四时期学生马克思主义社团成员成长论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5).

[7] 李扬,等.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学生社团联合共建模式试点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C学院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3).

 

(作者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思想教育研究》第10期)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