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治理建言 > 阅读信息
中科院院士:全科医生是全民健康的基础
点击:  作者:曾益新    来源:《紫光阁》杂志2016年第9期  发布时间:2016-09-12 15:16:28

 

 

最近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把人民健康放到了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地位,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尤其重要的是,会议明确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38个字可谓字字珠玑,堪称医改真经。如果没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疗体系的基层不强大,分级诊疗就难以实现,大医院“看病难”问题就难以彻底解决;而不改革现有医保体系和付费机制,就难以发挥医保对医疗的引领和监督作用,难以真正体现“预防为主”,难以控制过度医疗及医疗费用快速上涨,更难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这个指导方针特别突出了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强基层”既应该是医改过程的起始点,也必定是医改过程中艰难而又耗时的关键环节。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建设和设备配置相对容易达到要求,难的是合格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到位,以及人们就医观念的逐渐转变。在许多国家里全科医生占到医生队伍中30-60%的比例,他们能够代表医生的原始状态,工作在社区和乡村,生活在老百姓中间,是老百姓的一分子,并在别人有病痛的时候提供帮助。因此又称家庭医生,是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全科医生独特的态度、技能和知识,使其有资格向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

 

其实,我国千百年来广受欢迎的乡村郎中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随着西医的推行和医院的建立,这种体系受到了强烈冲击。但有识之士并没有忽略其意义和价值。20世纪30年代,在协和工作的美籍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兰安生博士有句名言: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曾经高度评价我国的医疗体系,主要就是因为在我国的广大基层活跃着一支庞大的赤脚医生队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慢性病代替传染病成为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疾病谱的变化要求医学的重心必须下移,必须更加关注预防、关注健康管理、关注人群情感和心理需求,这是服务模式变化对医疗提出的要求。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转变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全科医学应运而生。它不仅关注疾病,更要关注健康;不仅关注身体,更要关注心理;不仅重视科技,更加强调人文。与之相适应的是,全科医生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全科医生能够承接这样一种转变,推广健康理念,加强健康管理,控制慢性疾病,早期发现重大疾病,正确处理急病,真正实现“防治并重,预防为主”的理念。

 

我国正处在医学模式的发展和转变过程中,我们引入全科医生的理念和实践也才20多年。现在国内的全科医生基本上都在社区医院中,且人数不多。人们认为基层找不到可以信赖的全科医生,所以宁愿辛辛苦苦拥挤到三甲大医院,以至于形成患者的惯性思维和畸形的就医模式。尤其令人扼腕的是,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因为老百姓无法鉴别自己的疾病是小病还是大病,用大医院专家解决普通疾病,会加剧消耗原本就紧缺的优质医疗资源,也变相加大了疑难重病患者看病的成本。

 

发展全科医学,首先要转变理念。全科医生绝不是“二流医生”。名医扁鹊家三兄弟都治病,而他最有名。他大哥看未病,二哥看早病,这两个都不出名。扁鹊为什么会出名?因为他看的是重病。很多地方看不好的病,到他这里看好了,所以他名气最大。但从社会意义上讲,扁鹊认为他大哥的贡献最大,二哥贡献次之。所以我们应该对“名医”重新定义。做公共卫生的、做预防的、做健康管理的,都有名医。在乡村、街道,大家公认水平很好、对病人很关心的医生,也是“一方名医”,也会受到老百姓的尊重。

 

全科医生的岗位对其综合能力的要求一点也不比专科医生差。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生对于所属辖区的居民实施全员全程管理。一旦签约之后,不仅仅针对疾病本身进行监控,而是对整个人体的生理、心理进行全员管理。并对居民包括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用药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做一名好的全科医生,必须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过硬的诊治技术、强烈的人文情怀和高超的沟通艺术。

 

岗位要求高,自然就会导致教育和培训周期长,应该提供很优厚的待遇,让全科医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全科医生的岗位吸引力不仅是薪酬,还要充分考虑其职业发展和继续教育等多个方面,如实施免学费、组织定向培训、定向招生、优化职称技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来帮助优秀的全科医生能够下到基层工作。鉴于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尤其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多维度系统推进,包括政府和社会力量“双轮驱动”、推动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和城市高端社区全科医学的发展,切实提高全科医生的薪酬水平。同时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全科医生职称晋升体系,完善全科医生考评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管作用。

责任编辑:高天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