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治理建言 > 阅读信息
心琪:提升新闻伦理,让历史虚无主义无力侵袭
点击:  作者:心琪    来源:紫网在线  发布时间:2016-07-06 20:09:03

 

        “国无德不立,人无德不兴”,两千多年前孔子等先贤倡导以德治国、以德兴业、以德立人等传统伦理理念一直影响着我们至今,社会为什么需要伦理?人为什么要有伦理地活着?我想这是一个人生存精神领域的基本问题。谈到伦理,就不能不谈到新闻,因为当下的新闻俨然成了我们精神领域的氧气和雾霾,说是氧气是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需要知晓真新闻,说是雾霾是因为我们一直被假新闻谣言愚弄和伤害。

 

 

201632日《人民日报》刊发《在以“五个尊重”为着眼点 确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规范》一文,文中根据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提出“新媒体也要讲导向”等讲话精神,提出新媒体传播并非无禁区,需要树立一些核心伦理理念、形成基本伦理共识即: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尊重社会公益、尊重国家利益。

这些年来,我们的注意力每天都被无数的垃圾信息耗散着,我们的情感被空间中的种种虚假信息绑架着。尤其是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让新闻越来越偏离伦理基线。因为新媒体的出现,所有网民都成了新闻人,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都是新闻媒介,一不小心就跌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怪圈,一点一滴地渗透我们的内心世界,最终丧失了我们的民族和未来。五个尊重显然准确地点中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死穴”:因为历史虚无主义向来都是用假设否定客观事实,用“学术”来包装政治阴谋,用否认、颠覆历史的手段损害社会公益和国家利益。

而没有伦理的新闻,没有伦理的传播,就会造就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大面积渗透。

“毛泽东在三年自然灾害中的奢侈生活”、“雷锋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政治偶像”、“邱少云、黄继光是杜撰出来的英雄”、“狼牙山五壮士欺压村民”、“赖宁亲手放火又救火成英雄”“秦桧、汪精卫等为曲线救国”、“蒋介石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等等这样的没有伦理的新闻信息一旦在网络上出现,一夜之间阅读数以万计,转发数万次,各种声音纷纷出现。从心理学上讲,好奇心和窥私欲等社会心态也决定广大网友更关注“坏消息”或者是“与众不同的视觉观点”,这也是历史虚无主义利用现代社会公众浮躁心理和碎片化阅读习惯,进而吸引眼球的惯用做法。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新闻信息你可以不相信,第二次看到这样的新闻信息你还是气愤,当第三次、第四次看到这样的新闻信息你就会渐渐地失去辨别,这就是古语“积毁销骨、众口铄金”,谎言诋毁多了,是完全可以垒成高山、腐蚀黄金,其危害之大,我们不得不防。因为历史虚无主义者最擅长的就是将观点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表面上历史虚无主义没有一个系统,也缺乏集中表述理论观点的文本,然而其核心观点却分散于专业研究成果、通俗历史读物、回忆录和人物传记、网络博客、影视作品中,因此,历史虚无主义较其他思潮更具迷惑性。

纵观历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引发的争议话题,我们可以举例分析:2015512日和13日,北京市海淀区和丰台区法院,分别开庭审理《炎黄春秋》两名前执行主编洪振快、黄钟起诉案,据不完全统计,从510时至6423时,共有涉及此事件的媒体报道37800余篇(包括转载),微博发帖446500余条(含评论和互动讨论),微信相关文章有2400余篇,舆论迅速分化为“批评派”与“力挺派”,大多数媒体都是严肃批评态度,而唯有少数大V和少数人通过转发、评论力挺。因此,在如今信息传播领域,就连普通老百姓都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还是有很多人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惑。因此,在历史虚无主义传播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在新闻信息领域并形成统一的核心伦理理念、形成基本伦理共识。

若新闻专业领域和广大网民形成了统一的新闻伦理观念和共识,历史虚无主义在第一时间就会被识破,成为“过街老鼠”,又何谈有人传播和力挺呢!

笔者认为,这也是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的弊病所在,脆弱的新闻伦理在媒体大融合的环境下早就显得不堪一击。可以看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体平台的不断更迭出新,为历史虚无主义的疯狂滋生提供了便利。历史虚无主义者很容易编造谣言和制造话题几乎不费气力就能使我们民族的历史陷于极其难堪的境地,而“遗憾的是,辟谣必须严格遵循正式宣布的固定形式,不可能寄希望于让大众媒介反复传播”。(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谣言:世界古老的传媒)在这个时候,我们难道还是仅限于一味让新闻信息追求表达自由的境地吗?当然不是,新闻信息与新闻伦理必须共同前行,只有这样在实现真正的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自由的基础是建立在最基本的“五个尊重”之上,那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尊重社会公益、尊重国家利益。

而新闻伦理的提升面对的不仅是新闻媒体,更要面对的是全体网民的新闻传播行为。“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进攻态势,尽管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不同利益主体和不同新闻理念存在剧烈的冲突,但是唯有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之上,我们才能够做到有效地自律、法治、监督,才能够确保新闻信息在传播中达到有理、有节、有效的良好状态。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知古,可以鉴今;新闻亦是一面镜子,可以扬善,可以惩恶。在新闻领域里,讲好历史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此,坚守“五个尊重”,提升新闻伦理,让历史虚无主义销声匿迹,在发展变革过程中真正实现社会自由与秩序的平衡。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