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医疗卫生 > 阅读信息
江宇:疾控中心专家不应鼓吹“学习外国开放经验”“放弃清零政策”
点击:  作者:江宇    来源:共和国经济史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11-16 09:33:10

 

1022日,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要借鉴别国开放经验”“不再实施清零的防疫政策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对当前的防疫有很大误导性。

为准确起见,现将采访视频照录如下:

主持人:假设说我们到年底的时候,第三针加强针有大范围的提速,是否有可能在明年冬奥会或者两会之后,不再是现在清零的防疫政策,而是接近恢复相对正常的生活?

邵一鸣:我觉得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我们现在几乎每一个源头都能搞清楚,而且是在最短时间内,再有了全民的通过疫苗免疫屏障的建立,我们一定会很科学很有序的让大家既安全又能很好地落实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让大家生活恢复正常

 

 

 

同一段新闻通稿还认为:邵一鸣表示,未来也会借鉴别国开放经验,让大家科学有序地恢复正常生活。

 

 

 

虽然这位专家也强调了科学有序等定语,但是其基本判断是:我国近期在接种疫苗的基础上,有条件学习别国做法,改变清零的防疫政策,实行开放恢复正常生活

 

这一判断是不成立的,对我国防疫可能造成严重误导,必须予以澄清。

 

1、事实证明,目前世界所有别国的开放经验,无一例外导致了病毒大爆发大流行,丝毫没有实现恢复正常生活

 

恢复正常生活是疫情之中每一位老百姓的期待,这个说话很吸引人。

 

但是要问的是,采取清零政策而忍受暂时的不方便,和放弃清零政策引发病毒的大流行,到底哪种生活更加接近正常生活呢?

 

迄今为止,世界上不采取清零政策,而采取某种开放”“同病毒共存政策的国家,无论是否普遍注射了疫苗,还没有一个实现消灭疫情的目标。相反,结果无一不是疫情的扩大流行。

 

去年以来,英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先后采取在病毒面前躺倒的政策,至今无一例外都陷入疫情的泥潭。截至1021日,美国、英国、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是新增确诊病例数最多的五个国家。当天,美国新增确诊病例93475例,新增死亡病例3114。由于长期养蛊,当天《纽约时报》报道又发现了比德尔塔病毒传染性强15%的变异。

 

最近的反面教材是新加坡。

 

曾被誉为亚洲“抗疫优等生”的新加坡,接受了西方国家“与病毒共存”的洗脑,在两个月前高调宣布不再追求“清零模式”,要实现与病毒共存。

 

新加坡从2021810日起,对完成接种疫苗的人,逐步开放了经济、社交和旅游活动,以迈向“与新冠病毒共存”的新常态。

 

效果如何?截至10月中旬,事实证明,新加坡新冠疫苗注射率达84%,放松管控后疫情飙升,568万人的撮尔小国,每天感染就超过3000人,死亡9人。

 

这个比例换算到中国14亿人,相当于每天感染超74万,每天死亡2218人。

 

这两条高耸入云的曲线,就是按照邵一鸣研究员主张的“学习别国开放经验”“改变清零政策”的成就。

 

 

 

在疫情面前,必须采取宁枉勿纵、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功亏一篑的态度。我们制定防疫策略,必须依据现有的认识,树立底线思维,避免最坏后果。而不是凭借主观的美好想象,更不能从专业本位主义出发,盲目迷信西方的模式。

 

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验证了开放也可以消灭疫情的情况下,鼓吹学习国外经验”“放弃清零政策,是对中华民族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

 

2、事实证明,去年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的清零抗疫路线,是完全正确和先进的,也是当今纵观世界唯一可行的防疫路线。

 

国际国内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去年年初以来,我们通过党的坚强领导和强有力社会动员打人民战争,立足于消灭病毒的抗疫路线,是完全正确、有效和先进的。除非技术手段或者病毒自身特点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继续坚持。

 

只要经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看出:立足于消灭病毒的抗疫路线,虽然暂时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但是换来了抗疫的优异成绩。尽管付出了一定社会成本,但这个成本远远小于一旦疫情失控带来的损失。

 

按照上述新加坡的比例,相当于我国每天死亡2000多人。而去年以来我国因为疫情造成的总死亡人数是4000多人。也就是说,如果实行开放、放弃清零,我们两天时间就会遭受去年疫情最紧张时一个季度的死亡人数。而去年一季度,疫情对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GDP下降-6.9%),人们还记忆犹新,任何一个负责任的中国人都不希望那样的情景重演。

 

这是非常简单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鼓吹放弃清零,到底是要恢复正常生活,还是要破坏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国家发展的大好局面呢?

 

实践已经证明,病毒清零就是最科学的办法。这一点,一些西方专家也已经认识到。《参考消息》9日刊登西班牙《世界报》网站《为什么我们不能与新冠病毒共存,就像与流感共存一样?》一文。其中指出,与流感相比,新冠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能力,传播速度更快,而且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它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并造成长期后果。《联合早报》86日报道,新加坡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表示,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当下控制病毒的最佳方式就是清零。只要病毒继续传播,就有可能出现新的变种。这个在许多西方国家看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中国有望通过清零得到控制。

 

国家卫健委雷海潮副主任在赴甘肃督导时指出要把这次疫情防控放到全国大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考量。这个观点对我们分析研判疫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3、事实证明,实行清零政策不仅不会影响对外开放和人民生活,而且是能够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顺利进行的成本最小的方式。

 

西方一些媒体鼓吹中国和病毒共存,拿出来的说辞是:实行严格的防疫措施会影响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制度决定了人的生命健康不会被纳入统治阶级考虑的重点目标,因为即使没有疫情,人民大众也只是资本增值的工具。所以西方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抗疫对经济的影响的。去年年初,之所以美国不愿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一个主要考虑就是担心影响经济增长。但事与愿违,一旦疫情到难以扑灭的程度,整个社会生活在对疫情的恐惧当中,不仅会影响经济正常运行,而且新冠疫情给国民健康带来的伤害将在根本上损害未来的经济竞争力。

 

在国际疫情严重反弹的情况下,我国必须坚持对入境人员实施严格的监测、隔离等防控措施,这不是切断与世界的联系,而是对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高度负责的表现。

 

我们采取的清零政策,丝毫没有影响对外开放。今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出口15.55万亿元,增长22.7%;进口12.78万亿元,增长22.6%;与2019年同期相比,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3.4%24.5%22%……我国第一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这一切数据继续展示着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快于GDP增长的格局。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恰恰是因为我们实行了清零政策,广大工厂企业可以正常开工,人民可以正常消费。如果放弃清零,造成病毒流行,结果不可能是有利于对外开放,只能是破坏对外开放的大好形势。

 

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斗争形势下,这只会导致亲者痛、仇者快。

 

四、技术思维要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结合起来

 

自古以来,防疫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和技术人员三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独特的优势。这次抗疫,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从一开始就同在坚强政治领导下走群众路线和发挥科学家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当前我国的疫情防控,是在国内外各种斗争严峻复杂的形势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表面上看起来的技术问题,背后都涉及全局。必须把技术思维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结合起来。

 

认为疫苗接种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改变清零政策,实现群体免疫,这是去年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出于简单的技术思维做出的判断。这一判断迄今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所支持。这一判断背后成立的基础是,西方政治和经济体制对人民生命健康缺乏足够尊重,可以以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为代价来维护资本统治集团的利益。这是同我国的政治体制、传统文化绝不相容的。

 

去年以来,一些主张和病毒和谐共处的观点,往往也是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存在迷信,从去年疫情暴发以来就迷信和夸大美国的防疫能力的,往往现在容易接受与病毒共存的观点。只要放弃偏见,客观对比一下中美抗疫的差距,就能够增强信心。改变对西方的盲目迷信。

 

轻率地放弃清零政策,以及鼓吹放弃清零政策,都会干扰当前已经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因此,国家级疾控机构的人员,不应在媒体上鼓吹学习外国开放经验”“放弃清零政策

 

来源:共和国经济史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