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经济金融 > 阅读信息
陈文玲:在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如何发挥区域经济的韧性和作用?
点击:  作者:陈文玲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4-22 09:02:48

 

1.webp (5).jpg
【编者按】2020年4月18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十五次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以视频方式进行,研讨主题为“疫情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及对策”。会议由论坛成员杨开忠主持,范恒山、张军扩、迟福林、陈耀、陈文玲、丁任重、胡鞍钢、李国平、陆大道、李善同、刘亭、刘尚希、刘以雷、秦尊文、孙久文、沈体雁、肖金成、许宪春、张建清、张大卫、张学良、张占仓、杨开忠等23位专家在线上依次做了发言。

今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蔓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区域发展也因此出现一些新的情况。专家们全面分析了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深刻描述了疫情侵袭对我国区域整体、重点地区及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带来了变化和影响,并就当前和未来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议。会议内容充实、观点新颖、气氛热烈,历时逾四小时,取得圆满成功。

以下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陈文玲总经济师在会议上的发言全文,经作者授权,由昆仑策网编发,以飨读者。

在国际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韧性和腾挪空间


陈文玲

非常高兴,非常荣幸能参加这个会,在线上和大家见面,虽然不能握手,但是倍感亲切。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我认为特别不一般。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刚刚召开了会议,对今年经济形势做出了新的判断,提出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我觉得“极不寻常”和“前所未有”这八个字非常关键,特别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所以必须充分地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我们的紧迫感。

现在我们大家在区域经济50人论坛上讨论,我认为,我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极不寻常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应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来讨论区域经济。可以看到,一季度中国GDP增速是-6.8%,是1992年以来第一次负增长,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首度萎缩,经济形势非常严峻。IMF对全球经济形势作出预测,今年全球GDP增长是-3.3%,美国GDP将下降40%,为-5.9%,中国是唯一两个国家被IMF预测GDP是正增长的国家,预测中国经济增长1.2%,明年会强劲反弹,达到9.2%。所以,我们面临当前形势,政治局会议从原来要求的“六稳”到提出“六保”,具体内容文件里说得很清楚,我不再赘述。

我想说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从区域经济来看,我们能为中国经济做些什么?概括几句话,足长远,放眼明年,抓住当前,释放潜能重点是要把区域经济格局的优化调整,作为中国经济加快复苏和发展的最大腾挪空间。刚才有人发言说中国区域经济的韧性,我非常赞成,确实中国区域经济有很强的韧性,而且在疫情之前,经过若干年的调整,中国已经形成了区域经济总体布局,包括以前形成的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的布局,包括“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的区域发展战略,也包括中央、国务院布局的大都市圈等等。实际上,区域经济布局的调整可以说已经铺展了蓝图,也搭建了基本构架。当前,抓住区域经济这个韧性十足和区域经济的腾挪空间,在外部压力加大、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在努力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的基点下,我们可以从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中寻找新动力、寻找新动能、寻找新增长点、寻找新增长极

中国当前抗击疫情还要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特别是防境外病例输入;防冲击,主要是防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冲击;很重要的是还要防恐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淡定,绝对不能恐慌,要看到中国独特的优势,绝对不能被外部环境和全球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情绪所影响,在国家形势急剧变化面前乱了阵脚。我们还要高度关注防断链,即制造业的供应链、产业链断裂。同时,要防经济坍塌,出现经济坍塌式的下行。今年中国GDP如果是实现IMF预计的正增长,成为在全球中几个唯一正增长的国家,就非常好了。

到底怎么发挥区域经济的韧性和作用呢?我简单地谈几个观点。

第一,要继续做好“一带一路”的文章。“一带一路”经过六年布局,已经成功开局,形成初步框架,即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大写意。实际上,从总体上看,大写意这幅画基本完成,现在要画好工笔画。现在赶上疫情怎么办?我建议是不是要率先从“一带一路”主体省份做起,把功夫下在国内,提高主体省份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带动能力。比如说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在我们新疆最南部的城市喀什,比如说中老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主体省份是在云南,比如说中国-东南半岛经济走廊的主体省份在广西,比如说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主体省份在新疆,比如说中蒙国的主要是在东三省,特别是黑龙江省。要把主体省份的工作做好,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这些省份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以增强在疫情过去之后,这些主体省份对“一带一路”的带动能力。现在“一带一路”建设,虽然包括参与的140个国家特别是我们与周边63个国家的六条经济走廊已经开始建设,但是总体看主体省份的带动能力很弱。我这几年做过这些相关省份的调研,发现真正带动力强的还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但是目前愿景与行动提出六条经济走廊在中国境内的起点,带动力都不够强,像云南与缅甸、老挝连接的地方,我们的基础设施差得太远。我们要着眼于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个跨国界、跨时空、跨世纪、长周期的国际经济合作重大行动。我们在起步的前六年功夫已打下基础,疫情之下我们要抢抓机遇,抓紧把主体省份的工作做好,为疫情之后“一带一路”建设奠定更好的基础。

第二,要着眼于已形成的区域经济框架,创造国内市场的大循环。也就是,全球疫情严重,各种阻隔和壁垒,某种程度上切断了原有的经济联系,当前我们必须着眼于构建国内市场的内循环。实际上客观分析,我们的一部分消费,原来1.5亿人出境旅旅游的这种消费的外溢,已经回流回归,主要的消费市场快速转向国内。所以,中国经济是大海,不是小池塘,国内这个大市场,既是对外商最大的吸引力,也是我们现在恢复中国经济最大的一个内在潜力和动力。国内市场主要靠中国现实的购买力来支撑,在疫情期间,压抑了消费需求也积累了需求,中国最先战胜疫情,存量的消费需求可以加快释放,原来外溢的消费需求,可以加快回归,实际上这是一种自然的回流。所以,我认为首先要把国内市场大循环和区域经济调整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

二是要形成国内制造业的大循环。对于现在产业链断的部分,要进行冷静的分析,实际上产业链断掉的部分不是大部分,我们的服装、鞋帽、箱包、玩具、家具等等具有传统优势的制造业,还具有产业全产业链的优势。中国只不过在一些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制造业行业有一些断链,比如说高端汽车的发动机,比如说半导体行业的高端芯片。其实,它抑制了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这种断裂对于我们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很大影响,但是它不会影响到我们国内市场的内循环,不影响国内市场的供给。所幸我们还有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现在我们必须抓紧做制造业的产业分析,要在现在已经形成的区域空间腾挪中,寻找经济发展空间,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空间。

要抓紧时间连接产业链,有的产业链在国内就可以找到相匹配的供应商和产业的中端、低端、高端,形成在国内的全产业链。

同时,还要抓紧“补链”。我们有一些产业链,短期内可能会受境外疫情疫情影响,可以寻找可替代的产业环节,有意识地在区域之间进行产业链的补链。

还有“扩链”,一些产业链环节实际上在周边疫情不严重的国家,是可以扩大产业链的。我举过好多次这个例子,在云南的瑞丽,北汽汽车在云南瑞丽建了汽车制造厂,对面缅甸就形成200多家配套汽车零部件商,这就形成了以我为龙头的新产业链。所以,我认为扩链也很重要。我们看到前段时间,李克强总理参加东盟会议,与东盟国家、日本、韩国形成共识,共同加快推进RCEP进程。还有去年的中日韩会议,形成了高度共识,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进程。疫情给了我们很大的一个机遇,使亚洲的产业链扩链链接可以早于与欧美国家这些疫情严重的国家产业链的链接。

还要抓紧时间“强链”,就是强化优化我们的产业链,强化国内的链接,使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可预期、可控、可持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产业链的构成、供应链的构成非常复杂,你可以知道一、二级供应商,三、四、五级往往看不到,所以我认为这种工夫必须要做实做细。

第三,要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优化区域布局的投资力度。新基建里面其实有五个方面都是下一代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所以为了赢得中国经济发展的长周期,这种投资方向是对的。有的经济学家说,对今年经济没有多大帮助,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光看对今年经济的带动力,我们必须要立足长远,看到这些软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设施,它们可以支撑中国未来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如果这些基础设施布局完成的话,我们会大大超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可以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当然,我们还要立足于搞活微观经济,稳定微观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小微经济分别占中国的五、六、七、八、九,中国经济微观主体一定要保持活力,不仅要让他们活下去,还要让他们活得更好。

当然,我们要围绕着对冲国际输入性的风险,解决中国经济存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进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强大的动力不减,使中国经济能够渡过这次的困难,迈过这个坎儿。中国经济明年会比今年有一个大幅飞跃,IMF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增速会在9%以上。我相信,中国最早走出疫情,中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总体的战略部署一步一步都非常重要,都非常正确,我们只要坚定不移走下去,中国经济一定会最早走出世界经济的阴霾。谢谢!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