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丰富多彩,地域范围也很广。一般情况下,很难做整个中国的研究。因此,需要一个切入口。现实中,我们能够研究或者能够较快得到成果的研究,一般是研究中国文化的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个地方。后者就是我们所讲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某一个特定阶段、某一个特定空间范围的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本身特点的文化类型。中国现在有56个民族,不管是占人口90%多的汉族,还是只有几千人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即便是汉族文化,上海的地域文化跟北京、山东、河南的地域文化也是有差别的。
“风”能够适应当地人需要,慢慢就会形成“俗”
司马迁曾经引用一个谚语,即“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意思大致是说,如果走出去100里路,就会发现“风”变了;如果走出1000里路,连“俗”也变了。
所谓“风”,指一种流行、一种风尚,是多变的。在古代没有汽车、火车等便捷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到100里距离左右,风尚就变了。所谓“俗”,就是习惯,它比较稳定,时间长了就成为一种传统。
为什么“风”多变?这是因为,“风”是简单的、表面的、较浅层次的。如果“风”能够适应当地人的需要,它的延续时间就会延长,慢慢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成为所谓的“俗”。“俗”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影响的范围就不只是100里,而且可以延续成为一种传统。
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这样的规律,即风尚也好、习俗也好,都有它影响的范围。这是文化区的初步概念。那么,怎样划分文化区域呢?大的文化区,比如汉族人聚集的地方就是一个大的文化区。但在大的文化区里,还可以划出小的文化区,我们习惯用古代的国名、地名来称呼。例如,上海附近、江苏一带被称为吴文化区,浙江一带被称为越文化区。又如,广东、广西大致在南岭的南面,于是人们一般把相关区域的文化称作岭南文化。还如,四川、云南、贵州被称为西南,那里就是西南文化区。
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叫文化岛。它是指在某种文化中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不同的文化。它跟周围都不一样,像大海里的一座岛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化现象?可以举一个例子:明朝时期皇帝在全国多地建立了军事基地。这些军事基地里的士兵、军官以及他们的家属,都是从遥远的地方派过去的。比如,从今天的安徽派一批军人带着他们的家属到贵州,并规定凡是缺少了人,无论死了还是逃跑了,都必须到原来出发的地方找人来替补。所以,在明朝,这一批人跟周围的人没什么交流,也没有婚姻,更谈不上融合。而且,因为是军事基地,往往会用围墙围起来。这样,他们就把从故乡带过去的文化长期地保存着。
衣食住行中反映出来的,是文化最根本的部分
一讲到文化,大家可能会想到思想、学术、科学。但其实,文化的根本是物质的,是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反映出的,才是文化最根本的部分。在中国地域文化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基本的因素:
一是方言。
在古代,不是每个人都有书写能力的,也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的资讯和媒体。所以,方言就成为人际交流圈中最重要的人情交往媒介。
中国南方的方言特别多。有时,同一个县城东面和西面的人都互相听不懂,山上和山下的人之间也听不懂。南方方言多,是因为地形复杂,多山多水。
方言还随着人口的流动而传播。比如,中国有一片很大的方言区,叫西南官话区。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都被列入西南官话区。
中国有很多戏曲是以方言为基础的。比如,沪剧主要以上海话为基础的,越剧以浙江嵊县方言为基础,绍剧主要讲绍兴话,甬剧主要讲宁波话。又如,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的昆曲有两种,一个是南昆,一个是北昆。南昆是苏州口音,北昆则是北方口音。这些戏剧一到自己的发源地、在同一个方言区里演出,男女老少都听得津津有味,都能够欣赏。
二是饮食。
地方文化意义上的饮食,指的是民间日常的饮食,而非官方、富人或者特殊场合的饮食。古代交通不方便,食品也难以冷藏和运输,所以只能就地消费。这就造成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饮食文化。比如,南方主要吃米,北方主要吃面;农业地区依靠农产品,牧业地区主要消费奶类、肉类。同时,具体的饮食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今天到各地去,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饮食,必然是地方上的小吃,是民间百姓日常吃的东西。
中国的地方食品有很多风味,包括辛、辣、酸、甜、咸、腌、腊、干等。同样是猪肉,有的是腌的,有的是腊的。同样是喝茶,但不同地方喝的茶是不一样的。南方很多地方喝绿茶,绿茶是不发酵的,是清茶。但再往南面一点,福建、广东喝功夫茶、铁观音,这些茶是半发酵的,适合比较炎热潮湿的气候。有些地方喝红茶,红茶是全发酵的,主要是因为更适合当地的地理条件。但在北京等一些北方地区,人们更喜欢喝花茶。这些地方的原生态水质矿化物比较多,如果直接拿绿茶、清茶泡,会有水的味道,放上花茶味道就掩盖了。到了牧业地区,如新疆、西藏、内蒙古,加上奶的茶正好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
三是民居。
官方建筑、公共建筑或者祭祀性建筑,有的不一定受限于地域,有的则有统一规范。但是,老百姓的普通建筑就一定要适应当地的环境,所以体现了较强的地方特色。
中国有许多不同风格的建筑。比如,今天湖南西部有一种吊脚楼。所谓吊脚楼,就是用木材支撑,把建筑建在山边上。这是因为,它下面是河流,洪水来时水位涨得很高,如果不把木材撑起来搭建筑物,很可能会被洪水淹了。又如,广东、广西一带,特别是城市里有一种建筑叫骑楼。所谓骑楼,就是靠街、靠路的地方有一个走廊。这有什么好处呢?那些地方夏天很热,而且经常下雨。如果没有骑楼,人家走在商店门口的时候不愿意停留。有了骑楼,人们就可以在里面慢慢散步,既晒不到太阳,也可以躲雨,这样就容易产生商机。
这些民间建筑主要以物质生活为主,但也兼顾精神生活。比如,中国建筑大厅里传统上供有祖宗的牌位,有的还要配上小的园林建筑。
四是婚丧节庆。
小时候过春节,大年三十晚上开始,家里的垃圾不能倒,而要到年初五请了财神后,才可以倒出去。人们认为,如果提前倒出去了,就会把家里的财运倒掉了。在一些北方地区,大年初一吃的饺子要前一天晚上包好,表示新一年有吃不完的东西。
在上海,过年一般要做两个菜,一个是一种黄豆制品,上海人叫做“烤麸”,谐音是“靠夫”——可以依靠丈夫。做这个菜的寓意是,希望新的一年里家里的顶梁柱靠得住。还有一种青菜,上海人叫“塔苦菜”,发音和“脱苦”相似,寄托着脱离贫苦的期待。
还有些风俗习惯,如婚礼、丧礼照片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用具,都反映了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愿望。
就地域文化的变化而言,最理想的是多元共存
地域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一个是自然环境。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可以产生有特色的人文。
在古代,因为交通不方便、生产力不发达,自然的条件、自然的环境在很多时候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故事说明,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个观念。
另一个是移民。这里的移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一批人、一群人。比如,上海很多移民是从浙江北部、江苏南部来的,所以这些文化就构成了上海的基本地方文化。再加上其他的因素,上海原来本地人的文化就被改变了。现在讲的上海方言,就不完全是原来上海旧城里的方言,也不是浦东的方言,而是加上了浙江的宁波话、江苏的苏州话,还有少量的苏北话,甚至还要加上英文,而最终形成的。
就地域文化的变化而言,如果移民为主、本地人为辅,或者移民强、本地人弱,这个地方的文化就会以移民为主。如果倒过来,本地人为主,移民来的人少,且没有社会地位,移民就不得不学习本地的文化。如果移民跟本地人相当,就会形成一种融合两种文化来源的新文化。最理想的是多元共存,像上海这样大家互相吸收优点。
上海由一个普通的县城发展成一个大都市,原因有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移民。早期来上海的人大多数来自浙江、江苏,而这两个地方是中国近千年来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区域。所以,从这些地方来的人文化程度较高,而且能较好地适应商品经济和市场。
接下来,再看看地域文化有什么价值?一般而言,以前研究多的是精英文化、上层文化、主流文化、儒家文化。但近年来,大家开始重视起地域文化,这是很有价值的。
第一,地域文化构成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体现中国文化的伟大生命力。我们常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到底博在什么地方、大在什么地方、深在什么地方呢?其中一个就体现在地域文化上。中国的地域文化显示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性,有些地域文化延续几千年,有的继续存在于农村、边疆和家庭之中,体现了中国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地域文化真实反映中国文化的实质,特别是民间的底层设计。儒家文化有一个缺点,就是它的要求太高,都是高尚的内容,但人和社会并不都是这样的,而是很复杂的。能够反映实际的恰恰是民间的文化。所以说,要了解中国,只有总体是不行的,还要深入地域。
第三,地域文化更适合各地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各地长期形成的地域文化,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信仰追求,都直接联系自己的生活、联系到本地环境。更通俗地说,是可以用比较低的成本达到目的的。比如,当地的饮食一般成本较低。如果非要从外面引进一种,不仅不一定合适,而且成本往往偏高。
第四,地域文化有利于保存和延续传统文化。中国好多传统文化在一些城市或比较发达的地方已经没有了,所以孔子说“礼失求诸野”。我们现在也碰到这种现象。有的珍稀的文化传统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还存在,有的在国内已经找不到了,甚至要到国外去找。
比如,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就很难找到明朝或明朝以前的服装、发式,但朝鲜还保存着。近些年,我国一些地方恢复祭孔,但祭孔时还是用清朝的服饰。有人就提意见说,这不是传统的,应该恢复到明朝的比较好。之后,人们在韩国找到了启发,包括舞蹈、音乐、服饰等。
保存历史和记忆,有利于子孙后代的繁衍发展
通常来讲,人类的物质财富必定是越积累越多,越来越发达,但人类的精神财富、精神境界并不一定是今人比古人高。
比如,中国的24个节气,就是严格根据地球和太阳位置而形成的。地球跟太阳转15度就是一个节气,很精确。中国农民生产不是看月,而是主要看节气,这是比较科学的。因为地球收到的能量多少,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跟太阳的位置。2000多年前,古人就有这样的智慧,是相当高明的,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因此,我们应当尽可能把地域文化保存下来。这不仅是因为我们要保存历史、保存记忆,而且是因为这有利于子孙后代的繁衍、发展。但是,现在碰到的问题是保存不下去了。
地域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之间的来往较少。而现在生产力发展了、交通条件改善了、人口流动加快了,特别是信息传播非常迅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部分地域文化会消失,不同地域文化会趋同,这恐怕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人们的饮食。原来运输不方便,普通人只能消费本地的出产。现在运输发展了,海南岛生产的西瓜可以供应全国,甚至北方人冬天都可以吃上西瓜。再如我们所讲的方言。中国以前有很多种方言,现在大家都会讲普通话,这当然有利于人际交流,但也会不同程度影响方言的使用。由于大家不怎么讲方言了,一些地方性戏曲听的人就少了。
对地域文化,完全持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是不行的。以前我们对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不自觉的,今后则需更主动地保护。比如,有的老房子人们住在里面不舒服,但它具有历史价值,我们要想办法去保护好它,有的要加固,有的甚至要把旁边一起围起来。再如,有些方言人们不会讲了,怎么办呢?不能要求老百姓不许改变,但语言学家可以及时记录,今后供人了解和研究。这也是一种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地域文化不是都有优势的,有时也有消极作用。比如,地域文化会导致地方主义,造成地域歧视;再如,过分强调地域文化,可能会导致封闭、闭塞;有些人一定要保留原来的东西,导致不善于衔接。从研究的角度,从保留历史、保留记忆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保存地域文化,但这不等于不容许改变。对于地域文化中落后、消极的部分,甚至今天属于非法的内容,就不是要保护了,而是要改变了。
我们的专家学者要站在人类共同的立场上,而不要站在自私的立场。有些人到非洲去找特殊的习俗,去找能不能看到脖子拉得很长的人,有没有耳朵拉到下面的人?看不到,就感到失望。为什么要找这些呢?就像如果外国人到中国找“小脚女人”,找不到会感到失望一样,都是很自私的。人类需要进步和改变,谁也不能剥夺他人或其他文化进步和改变的权利。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