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牛冬杰:以新消费牵引产业转型升级
点击:  作者:牛冬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06-13 08:30:11

 

 1.webp (6).jpg

 

  为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国家发改委等24个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要通过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供需矛盾的解决,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消费结构如何升级?新消费怎样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就此,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新消费助力供给侧改革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2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但在新业态方面,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0251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241亿元,增长2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6%。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孟楠表示,新消费需求对经济稳增长发挥了积极引领与推动作用。

 

  学者认为,相对于传统消费而言,新消费是与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相适应的一种消费形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人们的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拉动生产,新消费需求的形成必然产生牵引作用,引导企业围绕其进行生产。”

 

  “消费形式与内容上不断创新,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日益显现,消费产品突出强调智能化、健康化、细分化;信用型消费、节约型消费等逐渐成为新的消费观念;传统的面对面交易逐步让位于电子商务等新消费渠道。因此,新消费具有适应性、创新性与前瞻性,它更能体现消费对供给侧的指引作用以及市场供需之间的良性互动。”朱孟楠表示,重视新消费的引领作用,意在借此新需求引领供给侧的有效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供给侧的良性发展反过来又会满足居民的新消费需求。

 

  在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郭爱君看来,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必须将经济增长的动力转移到依靠国内消费上来。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是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是畅通经济良性循环体系、构建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

 

  可挖掘的消费空间广阔

 

  当前,社会上可挖掘的消费空间广阔。朱孟楠表示,发展绿色产业、行业与绿色消费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绿色消费潜力巨大。

 

  谈及如何充分发掘这些潜力,郭爱君表示,坚持消费引领,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坚持创新驱动,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坚持市场主导,以公平竞争激发社会活力;坚持制度保障,以体制创新培植持久动力。

 

  “提高消费需求须主要解决提高收入水平问题。政府要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决社会就业、保证消费安全等。收入提高了,贫富差距缩小了,消费外部环境改善了,消费需求自然就会扩大和升级。”李佐军告诉记者。

 

  朱孟楠认为,可以适度将资源配置向供给侧物流、互联网及金融服务等领域倾斜,通过市场供求规律,逐步推进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适应新经济发展需求。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地区消费有望提升;互联网技术催生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消费增速有望持续高出传统消费;伴随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网络购物的普及,农村消费增速将继续领先于城镇消费增速。因此,现阶段重点支持突出增长点的消费需求,兼顾其他领域的协调发展,也是消费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实现消费需求健康引导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共享发展”。学者表示,这是发展理念的升华、国家发展观的转型,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方案》在多方面体现了这一新的发展理念。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共享发展要体现在统筹城乡发展、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使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刚去过湖北农村的郭爱君告诉记者,“我到了湖北农村,发现道路硬化了,自来水通了,医保享受上了,社保也覆盖了,住房不仅宽敞明亮,而且很注重装饰。这些变化都说明,城乡共享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已经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农村的消费需求也正在提质升级。”

 

  朱孟楠介绍,首先,《方案》中的“十大扩消费行动”,实质上是通过消费需求的健康引导促进供给侧的有效改革,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消费需求,让居民共享改革和经济发展益处。其中“农村消费升级行动”反映了政府努力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农民消费范围的决心。其次,要使得公众的消费方式转变,就要从根本上提倡尊重自然,共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绿色消费理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五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