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两岸专家呼吁加快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点击:  作者:查文晔 艾福梅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5-07-17 09:05:20

 

1.jpg

 

新华社银川7月15日电(记者查文晔、艾福梅)正在此间参加第24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的多位专家学者指出,两岸分久必合。尽管当前两岸经贸关系、人员往来、制度化建设取得了相当大进展,但两岸民间仍存在相当程度的误解、对立,两岸和平稳定的基石仍未牢固。因此,应加快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岸命运共同体,从文化、社会、认同等多个方面拉近两岸民众的心灵距离,让两岸一家亲理念真正深入民心。
厦门市台湾学会研究员杨仁飞表示,两岸应从文化情感的感召入手,善用新兴媒体,寻找着力点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在互联网时代,新科技、新平台成为两岸民众新的交流渠道,它以亲情、文化为内生驱动力,将不同世代与地域的两岸民众串联起来,使互动更加紧密及时。在现实生活中,微信等软件已成为不少民众联系海峡对岸亲人、朋友的常用工具。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平台,传递真心与真情,拉近两岸民众的心理距离,强化两岸共同的文化认知与历史记忆,值得认真思考。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陈星认为,随着两岸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两岸对立的政治结构正在逐步消解。两岸应积极建设命运共同体,从而实现对所谓“台湾主体意识”的消解与重构,并将两岸民众的认知结构从对抗型转为合作型,塑造以民众福祉为核心的两岸政策评价体系。
台湾成功大学两岸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黄清贤说,如能逐步完成两岸命运共同体建设,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将成为无法逆转的历史潮流。他建议,对于台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定位与作用,两岸可以通过协商取得共识。在深化两岸利益融合方面,大陆应继续推出类似台胞来往大陆免签、支持台湾青年创业等务实措施。同时,应强化中华文化作为两岸认知模式的基础地位,为逐步化解两岸分歧创造有利条件。
台湾世新大学传管所助理教授何溢诚表示,认同与共识是两岸挺进和平发展的核心概念与动态因素。换言之,没有社会融合,两岸间永远无法从经济整合走向政治统合。现在,两岸应形成凝聚双方共识、符合彼此利益的新身份认同,塑造两岸同属一中的命运共同体。大陆应提升软实力,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搭建两岸信息传播的有效渠道,增强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一百多年来两岸虽然分多于合,但终将实现分久必合的历史轮回。
 
2.jpg
 
此次研讨会于14日至15日在银川举行,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共同主办,近百名两岸及港澳专家学者与会。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