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作为一种社会规则或“精神制度”,特定的理想信念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生成并通过教育手段普及化、社会化,进而广泛地指导人们的能动性实践;而社会实践反过来又推动现有的“精神制度”及其教育模式朝着人们意愿的方向发生变革。这就是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动态过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成败,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摘要】苏联共产党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萌芽于近代俄国社会民主运动,诞生于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中,锻造于开天辟地的十月革命中,发展于热情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模式。然而,斯大林去世后,苏共领导人逐渐丧失理想信念,在错误思想指导下实施一系列错误路线,导致苏共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违背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最终走向终结。反思苏联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教训,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理论原则;立足于中华民族自信,传承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红色基因;坚持实事求是,开拓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中国道路。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