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百姓话题 > 学习教育 > 阅读信息
王学成:注重学校育才“重点”转移
点击:  作者:王学成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10-21 08:38:29

 

1.jpg

 

在上半年,有人发现人教社和个别省份编印的小学语文课本,存在插图与文句的境外“文化入侵”现象,引起广大网民的警惕评击,这一事实表明我国的学校教材出了问题。其实,学校教育也有问题,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却人才质量很不理想,致使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临终前忧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国家昌盛,人才为本。那么,怎样的人物是人才?成才与哪些因素有关?对孩子育才要抓好什么?笔者曾对一千多名中、小学生家长作过纸卷征答,结果答案众说纷纭。根据整理大致认为:有较高学历知识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人才;成才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有关;对孩子育才要抓好文化学习和思想品德。可见全民存在着“以学历论人才”的人才观,导致我国长期来束缚于学校“应试教育”,以及社会“学历用才”的僵化体制之中。应试教育为了应对学历用才,而学历用才又强化了应试教育,这已经成了我国人才畸形发展的“双胞胎”。这两种相互纠缠的扭曲体制不加以改正,庞大人口的中华民族将在国际上始终显示不出人才优势。

 

确切地说,人才是指为群众、集体或国家利益追求某种理想而建功立业的人物。建功立业是不分男女性别,不讲学历文凭,不看专业岗位的,只讲为社会作出爱心奉献和事业拼搏。要使单纯地以文凭视人才,反而难出优质人才。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今,由于过度地看重“高考成才”之路,学校偏面地抓少年学习成绩,没有注重挖掘兴趣特长,结果培养了一批高学历而低智力的假性人才。他们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虽然有些人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不善于观察事物问题,十分缺乏创造思维,显得有文凭却无才干。


在国际上,有不少著名科学家如物理学家牛顿、遗传学家孟德尔、大发明家爱迪生和诺贝尔等,在少年时期沉迷于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探求,都学习成绩较差没有文凭。要是他们处在我国的应试教育和学历用才的体制下,就可能成不了“天才”人物。实际上,有些富有天赋潜能的少年总是贪玩不好学,恰恰被应试教育抑制了他们个性化成才。

 

人才的成长因素极为复杂。一个人从受精卵细胞分裂生长开始,经历了胚胎期、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等成长阶段,体格和大脑的发育与遗传基因、孕育状况、食物营养、个性表现、教育影响、社会环境、人生机遇等等因素有关,即从先天来看涉及到生育,从后天来讲关系到养育。深入探析这些错综复杂的人生成长因素,可以说:一个人体质、智力、性格、理想的良好生理和心理发展,这是成才“四要素”。有了良好体质,才有充沛工作精力;有了敏锐智力,才有深层思维创新;有了刚毅性格,才有不屈奋斗精神;有了崇高理想,才有执著追求事业。智力是成才“四要素”的重中之重,一切事物创新和财富创造,归根到底在于大脑的智力活动。

 

以往,学校和家庭培养少年成才,只重视学习成绩追求文凭,但轻视智力开发抑制大脑活动,这种育才方式欠妥。试想,为了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每天老师教得累,孩子学得累,家长管得累,人人都对学习之事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与厌学情绪,无疑达不到理想的育才效果。我们应当认清,学习是对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本知识的掌握,智力是对注意、记忆、想象、操作等大脑功能的发挥。学习进步与智力提高完全是两回事,学习好不等于智力好。学校需要设计既考课本知识又考大脑智力的“双考升学”方案,应当40%考课本知识,60%考大脑智力。笔者曾在2011年7月向时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写信提出这一建议,该校到2013年3月在浙江考区自主招生考试时,尝试了考想象力、专注力、记忆力和洞察力等智力的招生方式,使考生们体会到了考智力的新鲜乐趣。有的考生考试结束后对记者说:“我参加过很多场考试,这是最有趣的一场智商测验”。

 

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拿到学历文凭,而是为了得到创造才智。为了文凭将限于应试教育,为了才智会注重因材教育。有许多事物的发现创新,在书本里根本学不到,必须到外界去学,要让广大少年学生“心鸟”飞翔,走向自然和社会,去跋涉山水草地锻炼体质,观察自然现象启迪智慧,经受寒暑风雨磨砺性格,参与社会活动树立理想,这样就能抓住成才“四要素”。正如毛主席指出: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我们倘若紧关校门或房门,让少年整天埋头在学习书本之中,没有时间与空间去自我加强大脑智力活动,这就如同关在笼子里饲养的小鸡长大后不会机灵。应试教育只能培养一批书生,却难以培养创造型人才。

我们要想为祖国造就更多的优质人才,学校务必进行少年育才“重点”转移,从抓学习成绩转向抓智力开发;社会也要进行青年用才“重点”转移,从讲学历用才转向讲智慧用才。学校要开设一门“智训课”,专门对少年学生进行大脑智力训练,如开展象棋、摄影、猜谜、发明之类课堂内外的益智活动,这即能促进学生的记忆、思维、想象、操作等智力发展,也能培养和发现学生某方面的兴趣特长。每个人的智力优势不同,有的人注意力差,而记忆力好;有的人理解力低,却想象力高。这种不同的智力优势,都可能成长为各领域的出色人才。比如记忆力好的人适合财务、情报等职业,想象力高的人适合侦探、科研等职业,抑制力强的人适合杂技、跳伞等职业。智力的发展,跟课堂学习文化没有多大关系,主要跟课外兴趣爱好有着密切关系。我们不可过于追求学历文凭,否则不利于社会涌现各类优质人才。只要社会青年显露一技之长,人事部门就要将其破格招入适应的岗位施展才干,不可因无学历而埋没人才。这样就能激励更多的社会青年树立起自学成才的理想与信心。

 

成才道路千万条,并非高考独木桥。只要学校与社会不拘一格地育才、识才、用才,就能培养更多的少年和青年成为真才、优才。也只有社会从学历用才转向智慧用才,才能使学校从应试教育转向因材教育。

 

作者系为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会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