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百姓话题 > 学习教育 > 阅读信息
胡懋仁 | 惩戒是教育的必要手段,是教师的教育权利
点击:  作者:胡懋仁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1-09-10 17:54:55

 

我们现在的教育,在学习西方的方面,是有点盲目性的。现在没有严师了,这就是误人子弟,说得再严重一点,就是祸国殃民。

 

1.webp (18).jpg

 

又是一年一度教师节。很多人都在说中国教育出了问题,有的人还说是出了大问题。问题肯定是有的。所谓问题的大小似乎也无法量化。当然,有问题还是要解决的。而且解决问题也是要一个一个地去解决,不能指望一天之内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就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那不现实。

 

我在网上看了不少讨论中国教育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里,几乎很少提到西方教育思想与教育做法对中国教育的负面影响。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教育的问题很多,而西方教育则应该是中国教育的楷模,我们应该努力地学习西方的教育思想和具体措施。这样一种观念可能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至今也没有太多的人认为这样的观念是有问题的。

 

西方的教育本身就不是单一的,更不是一元化的。例如英国的“公学”(Public School实际就是私立学校)与所谓公立学校(Elementary School)其实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校,而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同时存在的社会。

 

在公学里,管理极其严格,课业繁重,学习紧张。不说别的,在学生寝室里的墙上,是挂着一条鞭子的。这条鞭子可能不会用来经常抽打学生,但其震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而在公立小学里,课业轻松,学生没有家庭作业,下午三点就不上课了,老师带着学生们走出校门,东游西逛。

 

谁会认为,这两种教育观念与做法在西方社会中,以及西方教育观念中能够是统一的? 是没有矛盾的?

 

在八十年代,所谓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的观念,在中国的一些高校中传播开来。有的青年人就打算照此实行。

 

有位中文系的学生,上学时就不太年轻了。毕业后,他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打算实施这样的教育观念。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他从来不过问。孩子放学回家,想玩,他就让孩子玩,不督促孩子做作业。只是用语言来引导孩子。至于他的语言能不能起到他所预想的效果,那就不好说了。

 

只是没多少日子,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老师找到家长,要求家长督促孩子认真学习。这位家长才突然醒悟。这让他看到,如果他再这么放任孩子走下去,这孩子就算毁了。于是他立刻改弦更张,重新抓起了孩子的学习。

 

我们现在的教育,在学习西方的方面,是有点盲目性的。比如,我们不能批评孩子,对孩子永远都只能是表扬和鼓励。“你是最棒的!”“你一定是能行的!”“你好棒哟!”等等话语是被用得最多的。当然,这样的话不是不可以说,而且在很多时候,也是需要说的。然而,如果只有这样的说法,没有对孩子某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进行批评和纠正,那么那种只能表扬而不得批评的教育,能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就很不好说了。

 

现在的大学,在处理学生不合格时,如果需要劝其退学甚至勒令退学时,校方都极其谨慎。谨慎没有错。但以谨慎为由而不去处理,不敢处理,那就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谨慎? 因为校方担心,万一学生想不开,走上绝路,那学校的麻烦就大了。家长一定对学校不依不饶,甚至扬言要控告学校,还会向学校索要一大笔钱作为赔偿。哪个学校遇到这样的事能不糟心? 所以遇到这类事,很多学校都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一定不要刺激到学生,一定不能让家长来学校闹事。这样的做法使得学校管理的质量大幅度下滑。

 

当然,事情是出在大学生身上,但问题则是从小学就开始了。现在小学校或者中学的老师,稍微有责任心的,不会看到学生的缺点,或者犯了错误而不闻不问的。但是老师的关注,老师的批评教育,在某些家长看来,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是所谓师道尊严的错误做法。有的老师,只是拿书本拍击了孩子的身体,就被家长说成是体罚。孩子受到批评,回家向家长诉说,家长往往不问孩子到底做了什么事,立马打上门来,质问老师和校长。那些极度溺爱孩子的家长,多是蛮不讲理的。他们的折腾,他们的闹事,也会让校方头痛不已。

 

已经发生多次这样的事,老师因为管教了学生,家长就跑到教育局投诉。结果教育局不问青红皂白,要求学校处理教师。学校如何敢违背教训局的指令,结果对教师重加惩罚,停课、降级,甚至解除教师职务,调离教学岗位,甚至开除。面对这样的处理,哪个教师还再敢管教学生。如果老师们都不敢管孩子了,孩子们还不都要登梯子上房。闹得更加无法无天。这还是教育吗? 这样的教育还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吗?

 

《三字经》时有这样两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生了孩子而不教育是不对的。而教师不能严格管教学生,是教师的懒惰。自古以来,严师才是恩师。现在没有严师了,这就是误人子弟,说得再严重一点,就是祸国殃民。

 

现在经常会看到一些极端的案例,老师稍微批评了一下学生,那学生竟然自寻绝路。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太脆弱了。可是孩子们的脆弱是从哪里来的? 这与家长的溺爱与纵容是分不开的,对于学校与教师从一开始就没有严加管教也是分不开的。

 

有的学生被教师批评了,惩罚了,家长先就不依不饶,非要找学校和老师要个说法,甚至还去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处罚教师。这样的事情过去真是绝无仅有。这与西方所谓人权,所谓西方教育的观念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不无关系。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进行严加管理,到了中高年级,到了中学,再到大学,多数学生就不会有这么脆弱的性格,不会轻易选择轻生的道路。

 

在某些老师看来,那些调皮的学生经常受批评,反而很皮实。然而老师们对学生的这种抗批评的皮实反而觉得这样的学生没有羞耻心,不思悔改。但这样的学生其实是能抗得住很多挫折的。而那些只能听表扬,不想听批评的学生,没有这样的皮实,结果抗挫折能力极差,稍不顺心,就走上绝路,让学校、老师、同学,特别是家长心痛欲绝。

 

过去,父母送孩子上学,一般都会对老师说,您对这孩子一定要严加管教,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反正我们把孩子交给您了,相信您一定能管好孩子。虽然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合理,但说明在这类父母内心,老师管教孩子是完全正当的。这是对孩子负责任的做法。

 

而那些溺爱孩子的家长,别人包括老师对他们家的孩子是碰不得的。不要说打骂,就是话说得重了一点,让孩子感觉委屈了,那都不行。面对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孩子可以说是真的不幸了。

 

中国的传统教育不能说没有问题,但其中合理的因素我们还是要珍惜,还是要继承下来。对孩子的教育,犹如对小树苗修枝剪叶,树干才能长得直。修枝剪叶就说明不能只是去表扬,去捧着,只说好话。必要的批评是绝对不能缺少的。而且,有时这样的批评也不宜太过温和,一般的所谓温和根本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所以该严厉的时候也就一定要严厉。这就是教育本身所必须的。

 

这更加说明,对于孩子的成长,必要的一定量的挫折感是不可缺少的。这个道理既简单又普通,为什么在现代社会里,就是有那么多人不明白呢?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北航老胡之闲话”微信公众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