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百姓话题 > 民生权益 > 阅读信息
全国政协委员:"996"是导致社会就业难、生育率低的重大原因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红色文化网  发布时间:2025-05-19 10:04:50

 

蒋胜男(受访者供图)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带来提案,建议加强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休息权保护,对企事业单位八小时工作制执行情况加强监管。这一建议,冲上了热搜。

 

“‘996’制度是导致社会就业难、生育率低的重大原因,最后结果是整个社会为老板榨取的超额剩余价值买单。”32日,蒋胜男接受“政事儿”采访时表示,加强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休息权保护,对企事业单位八小时工作制的执行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已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事情。

 

作家、编剧蒋胜男曾创作《芈月传》《燕云台》等多部经典作品,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开始担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过去5年,她先后提出非法代孕组织者入刑,改善产假、陪产假及育儿假规定,民法典草案删除“离婚冷静期”等多项建议,引发社会关注。“我没有刻意去寻找一个要有影响力的提案或建议。为民发声,说白了就是人同此心,我们能够去共情我们身边和网络上了解到的这些群众,就能看到许多要解决的问题。”蒋胜男说。

 

谈提案缘起

“三年前就开始调研,现在这个问题刻不容缓”

 

担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二年,蒋胜男提出关于加强外卖食品健康安全问题的建议,被全国人大重点督办。后来她在网络上跟年轻人交流,经常会问到35岁再就业的问题,加之疫情影响,这个问题愈发突出。

 

“如果只是呼吁大家不要年龄歧视,这实际上没用,只是嘴巴过过瘾而已,大家都爱听,也叫好,但实际执行不了。”蒋胜男于是找到了一个突破点,就是国家公务员招考对35岁年龄的限制。

 

“很多企业招聘对标公务员35岁的招录条件,我想如果我从公务员35岁招考年限着手,切口比较小但对全社会起到非常好的传导作用。”为此,蒋胜男连续两年建议解除35岁职场恐惧,修订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

 

通过调研,蒋胜男发现,职场之所以对35岁设限,从人本身角度思考,就是过度加班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把互联网、金融、制造业等行业因特殊岗位临时赶任务存在的“996”(即早九点上班,晚九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情况,变成了多企业非临时的过度加班。“这种长时间的工作已经超过了人体生理的极限,严重危害了员工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员工到35岁,就会被边缘化。”

 

“所以这个提案我从三年前就开始调研,有了足够的积累。如今这个问题刻不容缓,无法再拖延下去了,今年我加班加点重点做了这一个提案。”蒋胜男说。

 

谈对策

“政府部门要主动执法,劳动者也要勇敢地对加班说‘不’”

 

曾有年轻网友与蒋胜男交流,“我下班很累了,睡眠严重不够,睡之前我还习惯刷手机,我是不是太不争气了?”

 

蒋胜男安慰,“你不要自责,这不是你的错,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的身体为了避免情绪崩溃在自救。人不是机器,需要情绪放松。我们努力工作、努力睡眠是为了生活。是过度加班占用了你的休息和情绪调整时间,所以不要感到羞愧,而是要大胆地告诉老板,我们的休息时间真的不够了!”

 

蒋胜男调研发现,一些公司甚至采取不合法的加班方式,例如以“动态优化”“每月KPI增长”等以无限制的“业绩”与失业、岗位边缘化等挂钩,让职工“自愿加班”“避峰下班”等手段,不但逃避加班费用支付,更将劳动者加班时间模糊化以逃避法律责任。“996”制度是导致社会就业难、生育率低的重大原因,最后结果是整个社会为老板榨取的超额剩余价值买单。

 

“如果加班三至四小时乃至更长,对于一些大城市的劳动者而言,是生活调整时间甚至睡眠时间都被吞噬。短期看是加大马力往前冲,但过度疲惫只干不休,必然会导致自然规律的反噬。”蒋胜男认为,超时工作、无偿加班、“996”等问题,对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再生产循环,对劳动者个人生存与发展,对于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都造成极大影响和伤害,严重违背了劳动法规的规定。

 

如何解决?蒋胜男提出,加强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休息权保护,对企事业单位八小时工作制的执行情况加强监督管理。政府部门要主动执法,加大八小时工作制宣传力度,劳动者也要勇敢地对加班说“不”,“老板喜欢用加长工作时间来掩饰他的效能低下,劳动法是有八小时工作制规定的,这不应该成为一个冷知识”。

 

蒋胜男认为,这能够对劳动者身心健康起到良好作为,不但对结婚率、生育率提升有促进作用,对于劳动者自身有更多的休闲与学习时间,会让整个社会更具活力、更具创意,对社会新动能起到开启作用。

 

“我相信有更多的代表委员关注这个问题,各级劳动部门会对此加强监管,很多企业也会有所调整。劳动者不想加班,可以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诉;如果被边缘化或歧视对待,可以去维权。这个过程会很长,但有力量去慢慢推动,全社会就会形成共识。”蒋胜男说。

 

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