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烈日下的倒下,不只是一个人死了
点击:  作者:子珩墨    来源:星语秘境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7-17 11:23:40

 

 

37岁,死在电动车上的时候,李明(化名)还背着一个快递包。他嘴唇发紫、口鼻出血、身上温度高达42,但那双布鞋上,还粘着刚送完快递时踩进尘土的印子。他不是醉酒,也不是心梗,而是劳力性热射病,一种更像烫死的中暑——比中暑残酷一百倍的那种死法。

 

没有人叫他停下来,也没有人替他承担那几单罚款的后果。他在中午12点短暂休息过一次,喝了一半冰饮料,擦了擦汗,然后对家人说,我还得再出去一趟。那一趟,变成了归程。

 

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热死在路上的快递员,不是新闻,是注脚

 

2025710日,河南信阳,地表温度55

 

李明和全国无数骑手一样,清晨六点准时上线,开始一天的奔跑。派送、扫码、客户电话、催单、罚款、考核——像是进入一套不容他喘息的齿轮系统。

 

还有几单没送完,超时要扣钱。这句话,可能是他最后的清醒意识。

 

中午12点,他曾回家短暂停歇;下午2点,他倒在了电动车上;晚上6点,才被路人发现。医院给出的体温记录,是42。这不是发烧的高温,而是身体在高温劳动中,被活活烧穿的标志。

 

医生说,热射病不是普通中暑,它是身体散热系统的全面崩溃,是内脏被活活煮熟的一种方式。从发病到死亡,李明只用了6个小时,而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短短30分钟。

 

这个37岁的男人,没有死于事故,而是死于工作;不是死于怠惰,而是死于太尽责

 

“不能停”的劳动,是现代苦役

 

说真的,我们并不缺法规。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早就写明:气温超过40,应当停止一切室外高强度作业。

 

可问题是,谁在执行?谁来监管?谁来替骑手说

 

某快递站点的负责人倒是很坦白:我们没法控制系统的派单量,骑手不接,会被罚。”——这就像把一个人塞进炽热的烤炉,再怪他为什么不走出来。

 

人可以自愿加班,但不该自愿送死

 

郑州有个骑手,在38高温下,11点到下午3点配送了43单,中途休息了12分钟。这12分钟可能是他整个人生最奢侈的时间。

 

这不是励志,这是压榨;不是奋斗,是奴役。

 

骑手们身上背着GPS,骑的是时间的电驴,送的是一单单燃烧自己的生意;而他们拿到的,却是带血的奖金。

 

防暑津贴,是官样文章,还是遮羞布?

 

让我们冷静地看看那些所谓制度保障

 

河南的高温津贴标准是每日15

 

网点实际发放的,大多是一瓶藿香正气水;

 

冰背心、电解质水、防晒帽等专业物资的覆盖率不到12%

 

高温天熔断机制形同虚设,只有个别地区临时试点;

 

最致命的,是连急救知识都没有普及。

 

快递员、建筑工、外卖员、园林工、电力抢修工……这些人是城市最沉默的血管系统。他们的汗水流淌在每一单快递、每一堵高楼、每一棵树荫之中。

 

可当他们倒下时,往往连一个急救箱都没有、连一个懂得施救的人都没有。

 

李明倒下后4小时才被发现,错过了抢救时间,而他的站点,从来没有组织过热射病的急救培训。

 

一个被送进医院的生命,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平台数据里的编号异常

 

“清凉关怀金”:是遮羞费,还是真关怀?

 

河南事故后,有平台很快宣布投入7亿元高温关怀金。

 

听起来很多,对吧?

 

可换算下来,是每单配送补贴0.65元,平均一人一天可得26——一瓶电解质水的钱。

 

你问这是不是关怀?当然是。可这关怀抵得过42的烤晒吗?抵得过一天11小时的暴晒工作强度吗?抵得过罚款制度的压榨吗?

 

一个平台发7亿补贴,但同时它在计算的是日均40的考核KPI,是超时即罚的管理铁律,是骑手数量越多越好、越卷越优的商业逻辑。

 

这不是温情,这是精致的残酷。

 

他们不是不想给骑手好一点的环境,而是精算过维稳成本后,只给你能堵住舆论的那一点点甜头。

 

这就像给陷在沙漠的人发一小杯水,然后大声宣布:你看,我有人道主义精神。

 

制度不是不存在,而是从未对准过底层

 

我们常常说:法规是有的,执行也不是没有,但为什么悲剧总是重演?

 

说白了,是制度的重心没有真正落在劳动者身上

 

热射病目前在大部分地区仍未纳入工伤快赔系统,申报繁琐、举证困难,家属很可能得不偿失。

 

站点怕被罚款,就不鼓励休息;

 

工人怕被炒鱿鱼,就不敢请假;

 

平台怕影响数据,就继续无障碍运营

 

谁都不愿意为这一切负责。这不是人命不值钱,而是他们觉得这些人的命不值得负责。

 

而你看热搜、翻平台声明、读评论区,会发现舆论的悲哀在于:

 

天气热,就别干了呗?

 

自己不知道避暑吗?

 

这不是平台的问题,是他不懂保护自己。

 

一场劳动者的死亡,最终被归咎为不会避暑

 

就像火灾归咎于不会灭火车祸归咎于不会刹车,贫穷归咎于懒惰无能

 

一句话:你死了,是你活该。

 

结高温下的死,不该是常态化新闻

 

李明的电动车还停在信阳的网点角落,车筐里还放着几件未送出的快递。工装还没干,包裹还没签收,他已经走了。

 

分拣线旁多了几台工业风扇,但这不是安全,而是讽刺。

 

这个夏天,我们收到的每一单快递、每一份外卖、每一件空调零件,都是有人用生命在换来的速度。

 

可我们不能永远靠人死了来提醒制度转动。

 

不能等每年都有人倒在马路边、死在楼顶、躺在电瓶车上,我们才说:对了,是不是该管一管?

 

不是他们命短,是这制度太冷。

 

而我们这一代人,能否撑起一顶真正能遮阳的制度伞?不光靠平台发红包,也不靠政府搞慰问金而是靠一个不再让劳动者把生计变成生命赌注的新秩序。

 

是的,高温是自然的,但逼一个人热死,是社会的。

 

来源:星语秘境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烈日下的倒下,不只是一个人死了

    2025-07-17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