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张文木:今天,向毛主席汇报
点击:  作者:张文木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8-01 13:09:25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曾应诗人徐迟之请,亲笔题词:“诗言志”。19583月,毛泽东在成都主持召开中央会议期间,参观杜甫草堂,评价杜甫的诗是“政治诗”。我曾在杜甫草堂的简介中看到毛泽东的这一评价,这对我理解毛泽东诗词启发很大。毛泽东说杜诗是政治诗时,难道毛泽东自己的诗就不是政治诗吗?不从政治的角度看,我们肯定不能准确地把握毛泽东诗词的精髓。

 

1973  7 17 日,毛泽东会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杨振宁说:“我读了主席的《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特别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我很想去看看。”毛泽东说:“那是长征快完时写的。讲了一个片面,讲不困难的一面,其实里边有很多斗争,跟蒋委员长斗争、跟内部斗争。有些注释不大对头。如《诗经》,两千多年以前的诗,后来做注释,时代已经变了,意义已不一样。我看,过百把年以后,对我们这些都不懂了。”毛泽东显然对一些诗词专家对他写的《长征》一诗的解释不甚同意,就借《诗经》表达自己对“过百把年以后”人们对他诗词的解释也会遇到与《诗经》同样被误解的命运。毛泽东纠正了人们对杜诗的附会和误读,我们后人也应当从政治的高度,不能单纯从文学的角度来端正自己对毛泽东诗词的误读。毛泽东首先是伟大的政治家,他的诗词文学性是服从政治性的。因此从政治的角度来把握毛泽东诗词,可能最接近毛泽东对自己诗词的理解;只有这样理解毛泽东诗词,才可能在“百把年以后”避免出现后人“对我们这些都不懂了”的结果。

 

战略是政治的核心内容。由此,我想到了毛泽东诗词中的战略思想。毛泽东的诗词也可以有战略视角的解读,而不限于修辞、文学艺术角度的解读。阅读毛泽东的诗词,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许多是讲战略的。如果没有政治和战略高度,我们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毛泽东诗词。

 

令人高兴的是今早好朋友带着我写的《毛泽东诗词中的战略思想》一书在韶山瞻仰毛主席并向毛主席汇报。从毛主席诗词中专题研究老人家的战略思想,大概这是第一本,想必也是我和出版社编辑同志们共同为毛主席完成的一桩心愿。

 

 

好朋友带着我写的《毛泽东诗词中的战略思想》在韶山瞻仰毛主席,向毛主席汇报。高兴,很高兴!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张文木:今天,向毛主席汇报

    2025-08-01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