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从九三大阅兵看到了什么? - 昆仑策
-
水石:从九三大阅兵看到了什么?
2025-09-19
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已经过去十多天了,但网上对大阅兵讨论的热度还在持续。许多中外网友交流观看大阅兵的感受。笔者也发表其一家之言。
大阅兵是一场国家的仪式。它通过检阅军队,向世人展示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取得的成就和前进的信心。
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今,新中国已经举行了18次规模宏大的阅兵仪式。历次阅兵集中反映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识。同时,每一次阅兵又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增强了民众的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
新中国70多年来的阅兵,有15次是10月1日国庆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有1次是2017年7月30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有2次是2015年和2025年的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80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承载着特定的历史记忆,传递出特定的政治目的。彰显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旨。
今年的9.3大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
——看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新成就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革命性锻造中浴火重生,在历史性重塑中向强进发。与2019年国庆阅兵相比,这次阅兵有许多新亮点:
展现军兵种结构崭新布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是战斗的旗帜。2025年“八一”前夕,我军发布了新的军兵种军旗。这次受阅方队有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4支军种,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4支兵种以及武警部队,高擎各自军旗昂首阔步前进。还有预备役、民兵等武装力量,构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系。是我军军事力量的全方位展示,标志着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不断完善。执行过国际维和任务的维和部队方队首次出现,展现了我国履行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担当。
亮相现代化新型武器装备。装备方队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战略打击群等。空中梯队按照模块化体系化编组:由先进的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组成,基本涵盖了我军现役主战机型。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继2019年国庆大阅兵后我军新一代武器装备的集中亮相。如,战略威慑与核力量,首次完成“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能够覆盖全球。新领域新质作战力量,军事航天、网络空间、信息作战支援部队等新型战略军兵种亮相。无人与智能作战,无人作战体系及反无人机系统。传统军种现代化,陆军新一代装甲装备、海军“弹射化”舰载机、空军“隐身化”战机。受阅的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都比较高,充分体现我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
抗战之初,人民军队只有4万多人,有许多是缴获敌人的杂式枪,只有单一的地面部队。如今,陆海空天各军兵种齐全,现代化武器装备都是国产化。人民军队阔步迈向世界一流。人民军队有决心有能力履行神圣职责,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看到军民一往无前的精气神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奏响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天安门广场全体受阅部队和观礼人员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神州,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青春学子们深情激昂地唱响经典抗战歌曲,激动人心,催人奋进。
“同志们好!”“主席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习近平主席检阅收阅部队时,指战员们喊出的口号,撼天动地,气壮山河。
在党旗、国旗、军旗的指引下,徒步方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刀削斧劈般的队形、坚定如炬的眼神震撼人心;伴随着《钢铁洪流进行曲》,由杨靖宇支队、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等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各军兵种组成的装备方队,以分秒不差的速度和间距通过检阅台;预警指挥机领航的空中方队,整齐准时飞跃天安门。整个方队形成无坚不摧的力量。
………
这一幅幅气势磅礴的壮美画面,展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一往无前的精气神。
这种精气神是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80年前,毛主席就指出:“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凝聚起来,一往无前,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传承了这种精神,取得了辉煌成就。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人民会弘扬这种精神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看到人民群众的高昂爱国热情
9.3大阅兵是一场国家盛事,是爱国主义教育生动实践,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媒体报道,有数万名群众在天安门广场观礼,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现场感受到了威武之师、国之重器带来的震撼。天安门城楼上,抗战老战士刘世钺激动不已:“我很幸运,能看到今天的盛世。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更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在观礼台,京东物流快递员臧继全说,“这份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磅礴力量,带来的绝非仅是感官上的冲击,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安全感,这是强大祖国给予每一位中华儿女最坚实的守护。”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频道频率,现场直播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全国省、市、县广播电视台4500多个主频道、主频率,61家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等媒体所属新闻网站、新媒体平台,14家重点商业网络视听机构同步转播。大数据显示,全国电视大屏直播收视1.6亿户次,实时收视4.3亿人次,网络视听平台直播收视逾19.2亿人次。在机场、车站、轮船、商场、餐厅等公共场所,许多人翘首看大屏幕直播,更多的人在家里、高铁、公园……用手机看大阅兵。
阅兵盛况登上海内外社交媒体热搜热榜,燃爆刷屏。 广大观众反响热烈,纷纷对纪念大会直播转播节目点赞、转发、评论。有的网友说,看到总书记紧紧握住抗战老兵的手,看到百岁老战士举手敬礼,热泪盈眶。胜利是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永远不能忘。”有的讲,“70分钟震撼的场面一个接一个让人心潮澎拜,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网友们表示,“热血沸腾,爱我中华!吾辈不应忘记,亦当奋发图强!”“坚决维护和平正义,捍卫国家安全!”
在北京长安街附近沿线的许多居民看完阅兵式直播后,又跑到路边观看撤回的阅兵方队。看到威武雄壮的受阅队伍和装备车队,大家鼓掌欢呼。40岁的居民乔先生说,“亲眼看到这些装备和电视上看到的感觉不一样,能听到动静,感觉就很不一样。” “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有安全感。”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媒体,及时对大阅兵盛况及民众的反应作了广泛深入地报道。香港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称,这次阅兵彰显国家捍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能力,作为中国人,骄傲和光荣油然而生。澳门特区政府在澳门理工大学体育馆举办观看直播活动。澳门归侨总会会长刘雅煌表示,阅兵仪式是一堂全民参与的爱国主义公开课,鼓励港澳台同胞和全球华侨华人共同主动承接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尽管台湾民进党当局对观看大阅兵进行打压,但许多爱国人士冲破阻力毅然到北京观礼。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谈起观礼九三阅兵的感受说,“看到这幅景象,感受到身为炎黄子孙、中华民族一分子和中国人的骄傲。”许多民众看了媒体报道后,热血沸腾。台湾知名政治评论员邱毅教授说:“这是我所看过最壮观、最震撼人心,最感动肺腑的大阅兵。虽然身体状况不佳,无法亲临现场观礼,但透过直播仍然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台湾网友纷纷留言盛赞,“看到阅兵式中解放军展现的严明的纪律,精准的步伐,宏大的场面,钢铁般的意志,不得不含泪点赞”。不少网友发自内心指出,第一次为感到身为中华民族一员而自豪。
盛大的阅兵式作为一种国家的仪式,具有强烈的情感凝聚功能,加上媒体传播打破了空间限制,极大扩展了集体参与的广度,有效激发了情感共鸣。这次阅兵展现的国家强大力量,极大地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内心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并非转瞬即逝的激动,而是源于历史、基于现实、开创未来的持久力量。
——看到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这次来北京观礼9.3阅兵的外国国家领导人、政府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共有61人。其中有26位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中国还特别向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发出了邀请。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14个国家的50位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应邀出席。
目前全球5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齐聚一堂。中国是主办国,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越南国家主席梁强、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老挝国家主席通伦,全都出席盛会。
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等人到场,凸显了中国在全球南方的号召力。
特别是,国内暴动刚平息的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改变取消访华计划,9月2日晚乘专机赴华,赶在中国9.3阅兵当天凌晨飞抵北京,足见印尼对中国的高度重视。
而受冷战思维和“欧洲中心主义”的影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像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没有一个现任领导人到场,来的只有前政要或者级别比较低的代表。
但是,西方阵营也不是铁板一块。在日本曾试图劝阻各国参会和美国“协调”施压的情况下,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作为唯一来自欧盟和北约的政府首脑冲破阻力来到北京。他强调,参加纪念活动是基于对历史的尊重,特别是对所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牺牲的人民的缅怀。还有,作为欧盟和北约国家的匈牙利派高级代表、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出席。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也参加了观礼。
从来北京的外宾看,出席的人数众多、代表性强、参与面广。覆盖了世界五大洲,既有政府官员,也有民间人士。这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历史贡献和世界意义的普遍认可,体现出各国对中方举办这次纪念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国际社会对中国9.3阅兵反响强烈。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国际数据与舆论研究中心团队,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全球舆情显示:2025年9月3日北京阅兵仪式,成为全球舆论核心关注事件。国际信息量较2015年增幅高达1355%,充分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主导的重要历史纪念活动的关注度呈现指数级增长,其在全球叙事格局中的舆论影响力亦显著提升。
从国别分析来看,日本对本次阅兵的关注度位居全球首位,相关信息量为排名第二的美国的两倍以上。尽管日本政府对阅兵持相对保留立场,但日本普通网民对该活动所表现出的正面与中立态度比例合计超过92%,显示出官方政策与民间观感之间存在明显落差。
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对阅兵活动有一些正面报道。认为,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庄严纪念,更向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释放出“中国崛起不可阻挡”的战略信号。大量网民亦在社交媒体上对“中国精神”表达尊敬与赞赏。也有报道认为,中国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可能对西方长期以来所维持的军事技术优势构成挑战。美国总统特朗普,观看了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转播,并在阅兵进行期间于社交媒体发文祝愿中国人民度过一个美好且长久的庆祝日,显示其对活动本身的关注与外交礼貌。根据白宫当时发布的影片资料,特朗普在与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会晤期间补充表示:“我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仪式,我认为它非常、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阅兵结束后两天内,于9月5日签署行政命令,将美国“国防部”正式更名为“战争部”,重启一项自20世纪中叶废止的历史旧称。该决策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意在重塑美军形象,强化“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讯号。
英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在9.3阅兵中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位列全球关注度前列。这些国家的网民对阅兵活动的态度整体保持中性,正面与负面情绪占比均维持在约10%左右,未出现明显的情绪偏向。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卫报》等多家媒体纷纷发布图集,定格中国9.3阅兵“超燃”时刻。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称,中国在北京举行盛大阅兵式,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国防力量,也凸显了其日益增强的外交影响力。印度《特伦甘纳邦日报》表示,此次活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尽管全球局势依然紧张,但中方发出了强烈的和平与国际合作的信号。
这些信息表明:9.3阅兵使中国在世界影响力显著提升,更多的国家和人民看到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坚定决心和维护和平的强大力量,中国拥有了更广泛的国际伙伴网络。但也与传统的西方发达国家集团存在明显的战略分歧和信任赤字。使我们进一步认清,谁是真正的朋友。
——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9.3大阅兵,不仅是一场国威军威的盛大展示,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阻挡的生动诠释。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9.3大阅兵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为目的,通过展示新时代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强大综合国力、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宣示和平发展决心、彰显民族凝聚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表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团结奋斗的豪迈气概,全方位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阻挡之势。
当前,党和国家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参与者、亲历者、奋斗者。从大阅兵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