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 - 昆仑策
-
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
2025-09-17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期间,站在世界各国安危与共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指引人类前进方向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国家安全部官方新媒体平台围绕全球治理倡议“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五大核心理念推出系列学习述评文章,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学习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刻精神内涵和磅礴实践伟力。
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
主权平等,是数百年来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准则,也是80年来联合国及所有国际机构、组织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则。其真谛在于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都有权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
近代以来,主权平等原则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和演进脉络。从“弱肉强食”的殖民体系盛行,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沉重代价,当硝烟散尽,人类在反思这场大浩劫、大悲剧时意识到,必须打破“强权即公理”的丛林法则,通过建立更加平等的国际秩序来消弭战祸、永葆和平。
二战胜利后,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宪章》应运而生,并把“主权平等”列为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当遵循的七项原则之首。在主权平等原则指引下,近百个新生国家挣脱殖民枷锁,“全球南方”也卓然壮大,为战后全球治理注入了新鲜血液和稳定力量。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不结盟运动”席卷全球,发展中国家一直锲而不舍地追求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齐心协力将主权平等原则打造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国际规则的基石,铸造了和平发展的“压舱石”和多边主义的“试金石”。
主权平等原则不仅是现代国际关系的第一原则,也是当下维护国际秩序稳定的第一支柱,更是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个别西方国家动辄对主权国家搞遏制打压,拉帮结派搞集团政治,滥用“长臂管辖”实施单边制裁,肆意“毁约退群”“甩锅推责”,这些特权、强权、霸权行径,严重侵蚀主权平等根基。
时代在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下的不平等状况不应也不可能再继续下去。坚持主权平等原则,就是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多体现和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诉求,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主张世界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由各国共同分享,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中国将始终作为主权平等理念的维护者、践行者、推动者,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推动国际治理真正体现各国意志、惠及各国人民,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