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我们靠总结经验吃饭 - 昆仑策
-
毛主席:我们靠总结经验吃饭
2025-09-11
《成绩属于过去,经验、教训却永存》
去年,参观中原大地的刘庄,感觉气宇不凡。
村庄内,刘庄大酒店,不是如今的农家乐、民宿这样的概念,而是大师级的大手笔。
村民们的别墅,也是大手笔。刘庄在全体村民住房上创造的卓越成就,应该属全世界第一。
这,发展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结出的硕果。
今年,到了一个村庄,处处小院高墙,田野地里不忌讳农药、化肥、除草剂,吹嘘着什么含金含银、含硒含碘类的科技元素。而抽上来的井水,看上去清澈,烧开以后作为茶饮,有时在喉咙里难以下咽,涩涩硬硬的感觉。
水好,土好,空气好,生态环境好,并不是单一的什么元素决定的,而是合力的结果,是一种气场,由人感觉到的气息。
生态环境,并不是只要降碳、低碳就够了,它需要一种综合的气场,万物和谐、共同生长的气氛。
不宜以碳、以单一元素之指标,作为评价生态环境的唯一标准。
而应该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些生态文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生态文化,深入人心之后,就明白:自然的生气,人间的生态,生活所需,职责所在,千秋万代。
无须用资本来引导。
还需要建立一个虚拟的交易市场?
越搞越复杂,越让人眼花缭乱。
生态环境,人人所需,人人有责,不宜运用资本思维、资本工具,用金钱诱导,拿经济利益激励、约束。
这不是人间社会的常态,不是社会主义的做法,而是资本主义的作派。
刘庄,辉煌的成绩,属于过去。
现在,处于爬坡过坎、艰苦朴实的阶段。
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曾经是刘庄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道坎。
刘庄别墅群,大酒店,史来贺一心为公、殚精竭虑留下的大手笔。
这样巨大的宝贵遗产,值得珍惜,好好总结经验。
怎样来总结经验?
不妨运用大视野、新视角。
《史来贺日常生活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史来贺工作中运用的毛泽东思想》
《从史来贺行动中的不平凡,看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以上三个主题,似可展开成一系列讲座,分别与国学、红色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内容相结合,吸引不同的听众、受众,让讲坛活动能够经常性开展。
这样,不仅能让史来贺精神更好地弘扬,也能够让刘庄大酒店充分展示设计时的初心,充分展现其建造价值。
历史,历之史,经验、教训之交织史。
《三国演义》,大家喜闻乐看的古代小说,既讲历史,又讲道、讲理。
开篇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有段时期,有人设计“一百年不变”的图画,并且一度大肆流传,还不到三十年,就遭遇:世界性百年之大变局。
新中国建立之后,世界风云激荡。
开国领袖气宇轩昂,从容大度。
当时来访的外宾众多,他时不时向大家推荐:
中医和种菜,是我们的两大国宝。
两大国宝,都是传统文化结出的硕果,也是自然万物结出的硕果。
外宾探询:靠什么吃饭?
他一句话回复:我们靠总结经验吃饭。
建国不久,在中原大地,开国领袖接见了一位地委书记。
诸葛亮,《三国演义》中的主角,民间大众耳熟能详的人物,就提问:诸葛亮闪亮登场之前,是不是在当地工作、生活过?……河南的香油名气大,就询问:现在的香油价格多少?……对方一脸茫然,接着又问:你今年多大?马上回答:五十五。
于是,就有了“不知今不知古,只知自己五十五”的典故。
此则典故,至今仍然在流传。
作为一名领头羊,群众的带头人,除了熟悉眼前、熟悉手头的工作,还应该知晓历史,知晓文化,关注大地的生气、生意、生机,关注人间烟火气,关注当地的风土人情……
也就是说,要善于从书本、民间传说、日常实际中,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参见百家号:
一、《“乡野遥望京城经济工作会议”:新意与旧芽》
二、《刘庄鼓劲、加油一文,创作过程中的零散花絮》
三、《刘庄,红色的传承中,焕发绿色生机》
来源:昆仑策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