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留痕:美俄积极“互动”对中俄关系的影响及美对华战略的转变 - 昆仑策
-
风留痕:美俄积极“互动”对中俄关系的影响及美对华战略的转变
2025-08-20

对这一次“双普会”取得“成功”,外界普遍评论是特朗普与普京相互做出妥协退让的结果。实际上,这很可能意味着美俄两国战略上的重大转变。美俄关系缓和,中俄关系自然会有微妙变化。而摆脱乌克兰战争的消耗与牵制后,美国则可能集中精力打压中国。
拜登强力“拱火”,使美国深受乌克兰战争的消耗与牵制之苦。原本将中国定位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美国却陷入与俄罗斯严重对抗的困境,这显然是重大战略错误。
如今特朗普重新执政后,推动结束乌克兰战争成为其首要大事。一方面,美国欲摆脱乌克兰战争困境;另一方面,显然也有借机“疏离”中俄关系的意图。甚至有美国人声称特朗普采取“反向尼克松战略”,即有意形成“联俄抗中”之势。尽管未得到特朗普确认,但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
中俄紧密合作关系的不断增强,与美俄对抗关系的加剧直接相关。乌克兰战争越持久,中俄合作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就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而美俄对抗越激烈,或者说美国在乌克兰战争中陷得越深,对中国就越有利。甚至有俄罗斯专家学者称,目前俄罗斯是在替中国“挡枪”。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促使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下决心迅速结束乌克兰战争,并积极修复美俄关系。
美俄关系若修复甚至加强合作,一方面,中俄合作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将降低,这肯定也是美国对俄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美俄“修好”后,美国自然可以集中精力针对中国。
乌克兰战争的消耗以及美欧的严厉制裁,给俄罗斯经济带来巨大压力,这促使中俄合作关系加强,也可说是俄罗斯的无奈之选。反过来,一旦美俄进入修好或合作模式,即没有了战争的消耗与美欧制裁的压力,中俄关系会产生微妙变化。
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积极推动与中国建交,其战略设计是“联中抗苏”。当时的中国对苏联形成了重大的战略消耗与牵制作用。如今,中俄合作加强,形成“联合抗美”之势。尽管美国实力强大,但中俄联合的力量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在中国实力全面增强的情况下,美国至少已失去绝对的战略优势。
因此,疏离中俄合作关系,甚至美俄加强合作,对美国定义的重构世界秩序的“大国竞争”战略来说相当重要。也就是说,特朗普选择迅速结束乌克兰战争并修复美俄关系,对美国而言是正确的选择。
目前问题的关键在于,俄罗斯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尽管目前俄军在战场上仍占据优势,但作战比想象中更为艰难,关键是俄罗斯经济受到重创。长时间战争下去,一是有战争外溢甚至引爆俄欧大战的风险;二是俄罗斯真有可能被削弱拖垮。
普京清楚,要想结束战争和修复美俄关系,就必须做出相应妥协。而急于结束战争的特朗普,在推动自己的停火方案无果后,也只能做出相应妥协或策略改变。这一次“双普会”取得成功,自然也是相互妥协的结果,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俄方做出的让步包括:一是接受美国提议,为乌克兰提供北约式共同防御的安全保障,这是之前俄罗斯坚决拒绝的;二是普京直接与泽连斯基进行谈判,这也是普京此前一再否定的;三是似乎放弃了要求乌克兰“去军事化”和保持“中立国”地位,而这可是当初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
美方做出的让步则是:一是放弃原来的停火方案,转而直接进入结束战争模式,而非先停火后谈和平协议;二是启动美俄关系的修复模式,至少先解除制裁。至于接受俄方的领土要求,这已是与普京会面的前提条件。
特朗普一开始的设想是,先实现临时停火,然后再进行结束战争和领土谈判,这显然有忽悠普京之嫌。实际上,俄罗斯急于解除制裁,美国急于结束战争,这对双方都有利。
然而,目前美俄双方谈妥的问题,对美国来说无后顾之忧,大不了持久战继续打。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接受美国提议为乌克兰提供北约式共同防御的安全保障,等于半接受乌克兰加入北约,也等于放弃了要求乌克兰成为“中立国”的目标,这对俄罗斯有较大风险。
另外,不管谈妥了什么条件,停战后乌克兰若得以休养生息或加强军备建设,特别是在欧盟的帮助下,乌克兰的军工将很快恢复。一旦那时乌克兰反悔,俄乌战争可能再次爆发。关键是,美国和欧洲当年对苏联也曾有过诸多承诺,但苏联解体后,答应不做的事也都做了,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
如果俄罗斯能够清醒认识到以上两点,尽管中俄关系会有微妙变化,但合作关系大概率不会改变。何况从经济发展角度以及目前供应链体系严重碎片化的情况来看,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对俄罗斯依然是最重要的一环。
普京在与特朗普谈妥“双普会”相关事宜后,第一时间与中国通话通报情况,并重申中俄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这显然不会完全如特朗普所愿。
在世界变革或重构秩序加速的大背景下,中俄有更多共同利益,中俄合作是大势所趋。当然,除非普京退下来后俄罗斯领导层换人。只要中俄合作继续,美国就无法集中精力打压中国,中国就不会孤立无援。
其实,全世界都在关注特朗普的这一举动。虽然特朗普与普京各退一步,但明显在牺牲欧洲和乌克兰的利益。那些想加入美国阵营的国家就得掂量自己是否会成为“乌克兰第二”。
美国无法孤立或把中国排除在世界体系之外,就没有信心和实力与中国展开激烈对抗。因此,从以上分析来看,尽管中国被排除在推动乌克兰和平进程之外,但不会陷入被动境地。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双普会”谈妥的事情能否为乌克兰和欧洲所接受?如果不能接受,局面可能更糟糕。
首先,不管是乌克兰还是欧洲大国,目前公开表态依然要求先停火后谈判。赴美之前,泽连斯基强调前线停火是谈其他问题的前提条件,这要么是把俄罗斯视为好忽悠的傻子,要么就是根本不接受“双普会”谈成的方案。
而一众欧洲大国与欧盟、北约领导人陪同泽连斯基赴美,一方面是向特朗普施压,另一方面也是在背后力挺泽连斯基。
其次,乌克兰和欧盟主要大国沟通后协调了立场,主要有两条:一是不接受土地换和平;二是美国必须给予安全保障。冯德莱恩称,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对于乌克兰以及欧洲来说都至关重要。
从泽连斯基的表态来看,他即使可以谈领土问题,也必须是在前线停火的基础之上再谈,这基本上否定了“双普会”达成的直接谈和平协议的共识。
而欧洲一直咬着安全保障问题不放,恐怕并非完全针对乌克兰,还有要求特朗普向欧洲做出安全保障之意,实际上意在阻止美俄关系的修复。在欧洲对俄罗斯敌意浓厚的情况下,美俄修复关系就是对欧洲安全的无视。
关键是,乌克兰停战后,必然要谈及欧俄关系问题以及欧洲新安全架构的重建问题。一句话,欧洲和北约都排斥俄罗斯。
如何与俄罗斯谈美国对乌克兰的类北约共同防御条约的安全保障问题,已经十分困难。如果欧洲和乌克兰再提出不同意见,特朗普的安全保障就很难最终谈妥,和平协议也就无法达成。
泽连斯基一方面坚持不以领土换和平,就算是土地换和平,也必须先停火后谈,这是俄罗斯无法接受的,也有违“双普会”共识。让泽连斯基接受土地换和平,难度极大,一旦他签字,很可能被秋后算账,这无疑是“卖国”之举。
另外,就算勉强签署了和平协议,之后欧美与欧俄关系也难以处理。欧俄无法和平相处,欧美关系也必将疏远。目前欧美之间还存在关税战问题。
一旦特朗普不顾一切迫使欧洲接受这份和平协议,欧盟很可能在关税问题上不对美国做出重大让步,甚至与美国打关税战。
如果进入这种状态,那时的欧洲也只能选择与中国加强合作。中欧经贸合作完全可以抵消特朗普关税战的伤害。
正因为欧洲对俄罗斯敌意太浓,视其为严重安全威胁,如果美俄真的修复关系甚至加强合作,欧洲恐怕只能选择与中国加强合作,如此一来,中国并不吃亏。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动态大参考”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