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让孩子们听一听《东方红》这支歌曲 - 昆仑策
-
胡懋仁:让孩子们听一听《东方红》这支歌曲
2025-07-21
两个月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爱奇艺--奇异果里搜索了一下,居然找到了1965年根据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拍摄的纪录电影。当时有点激动。不过,毕竟这部片子时间很长,现在的我也不太可能坐着不动坚持看三个多小时。所以基本看到长征结束就暂时停下来休息了。
想当年,在所读中专学校广播室做播音员时,广播室里有一整套《东方红》全部现场录音歌曲音乐的密纹唱片。当广播室的机务同学播放这些唱片的时候,就静静地坐在一边听。那时的密纹唱片是胶木做的,每一面播放时间是15分钟左右。一般胶木唱片,每面播放时间大约是7分多钟。
后来电影拍摄完成,我们是在学校大操场上观看这部电影的。里面每一首歌都非常优美、好听,充满着革命激情;每一首舞蹈的音乐同样非常优美动听。多年后,再听到这些音乐歌曲,依然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关部门组织编排和拍摄了《中国革命之歌》。这是模仿《东方红》的又一部音乐舞蹈史诗。已故党的领袖出现在舞台上了。这部《中国革命之歌》应该说拍得也不错,但比起《东方红》来,总感觉还是缺少一些新意,也有较多重复。降低了影片放映后的效果。
最近,有些关于《东方红》创作的信息在网上有所透露。这些信息说,最早是时任空军司令刘亚楼提议让空政文工团排演一场革命歌曲联唱。空政排出来了,还拍成了电影。这部电影可能看过的人不多,当年的我还算幸运,看到了这部电影。这场节目中演出的很多歌曲,后来在《东方红》中也采用了。但有的歌曲就没有被《东方红》采用,如《送郎当红军》就没有被采用。
在空政文工团排演的节目演出后不久,周总理决定为了迎接建国15周年,搞一个大型的歌舞演出。这就是《东方红》产生的最早的信息。周总理任总导演。具体的导演由八一厂女导演王苹担任。王苹也是后来的《中国革命之歌》的导演。《东方红》的演出大获成功。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序曲是歌曲《东方红》。那是一部多声部的大合唱。我估计应该至少有六个声部。其中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就是不可缺少的。另外,在男女高音声部,还分出来第一高音部和第二高音部,所以一共有六个声部。
1996年,北京市高校组织教师合唱比赛。我们所在的赛区有清华、北大、北师大,还有其他一些学校。我们学校教师合唱团选了两首歌。一首就是《东方红》,另一首是《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我们选了《东方红》在当时来说,很有一些人认为不合时宜,但是我们不管那一套,选了就要唱好。我们是按六个声部排练的这首大合唱。或者从合唱艺术角度来说,某些专家们对我们学校教师合唱团的合唱效果可能颇有微词,但我们合唱团唱出来的气势绝对是非常高昂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六十年前的《东方红》,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红色元素,这些元素为下一代成长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营养,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这种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的下一代,甚至下两代、下三代,都非常缺乏这种营养的滋润。他们自己不了解,也不太懂得这种营养的重要性。就连他们的老师,或者辅导员,也未必都了解这种营养的重要意义。
现在的孩子听到《东方红》里的歌声时,他们中的大多数或会一脸茫然。或者不知道这些歌里唱的究竟是什么内容,更不了解这些歌曲的意义。他们中也有人看到电影《东方红》里的服装和舞台美术,以为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产物。殊不知,这些服饰比九十年代还要早个三十来年。我们顾不上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感到悲哀,只希望这种情况能够得到尽快地改变。
在之前文章里,我提到了一个读过中共党史的台湾青年。他一直没来过大陆,但是读了中共党史,却让他为之非常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真正的革命激情和力量都是能够打动年轻一代的。虽然对于不同年龄的青少年,我们需要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和传承,但基本的赓续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的责任是不能丢弃掉的。
现在是否能够对于这样一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进行一些编辑,在歌曲和舞蹈之间,在朗诵与表演之间,增添一些对历史的解说,让孩子们接触和了解那样一段艰苦的岁月和斗争的历史。或者使用一些更能为孩子们所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尽快地接收我们曾经受到过的红色血脉的传承。这实在太重要了。《东方红》里全是我们最珍贵的东西,那真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如果不充分挖掘和利用起来,就是一个极大的浪费,实在太令人惋惜了。
现在很多孩子,甚至都没有听过《东方红》这支歌,有的孩子也没有听过《歌唱祖国》这支歌。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他们开始听这些歌曲。不管他们听了以后是不是真的喜欢,但是一定要让他们熟悉这些旋律,熟悉其中的歌词。这简直就是当务之急。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