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地说,超音速武器是速度等于或超过5马赫的武器。高超音速武器,就是指以高超音速飞行技术为基础、飞行速度超过6倍音速的武器。
高超音速在军事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航程远、速度快、结构简单、性能超卓,能够快速打击远程目标和要地,被军事专家称之为继螺旋桨、喷气推进器之后航空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性成果。
高超音速武器主要包括高超音速制导炮弹(导弹)、侦察机、巡航导弹、钻地弹、轰炸机等。
在近期世界爆发的以伊、俄乌、巴以冲突(战争)中,高超音速武器被广泛运用,并取得明显成效,取得阶段性战果。
一、以伊战场:伊朗开始使用高超音速导弹打击以色列境内重要目标,以军2025年6月20日也公开承认拦截失败
2025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空军发动代号为“崛起的雄狮”(也称“狮子的力量”),共出动超200架战机,投放330多枚精确制导弹药,先发制人突袭伊朗境内重要军事目标、核设施、军事指挥中心、顶级核科学家等,导致伊朗军方高层严重受损,军事指挥体系受到显著削弱。随后,伊朗出动200架无人机进行回击。此后,伊朗宣布对以色列发起“真实承诺-3”行动,采取包括弹道导弹、攻击无人机和新型高超音速武器在内的多种攻击手段,对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海法、耶路撒冷等多个城市及数个重要空军基地和核设施展开了多轮强力回击。
与此同时,以色列继续对伊朗实施空袭,目标包括伊朗的国际机场、核设施、国防部大楼、核计划总部、储存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军事基地、炼油厂、防空系统和天然气油田等重要目标。由于防空力量遭以军境内外突击,伊朗革命卫队开始发射导弹尤其是超高音速弹道导弹,袭击以色列境内特拉维夫等多个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军事基地,攻击以色列海法港的石油储备和海法炼油厂等目标。
2025年6月17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布通告称,伊朗对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位于特拉维夫的总部、以色列军事情报局(阿曼)进行袭击。
伊朗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称,2025年6月17日晚至18日凌晨,伊朗对以色列进行的导弹袭击表明,伊朗的“法塔赫”导弹突破了以色列的防御,使其“完全控制”了以色列领空。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IRNA)消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2025年6月18日凌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伊朗在昨夜今晨的“真实承诺-3”第11阶段行动中使用了“法塔赫-1”高超音速导弹,多次突破以色列的防空系统。伊朗方面还表示,此次行动“向以色列的好战盟友”发出了强有力的信息。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称,“今晚的导弹袭击表明,我们已完全控制了以色列的领空,那里的居民在伊朗的导弹袭击面前已经完全没有防御能力。”
2025年6月18日伊朗宣布,在“真实承诺-3”第11阶段行动中使用了“法塔赫-1”高超音速导弹,成功突破以色列的拦截。该导弹是伊朗研制的首款高超音速导弹,不但飞行速度快,而且具备中途变轨的能力。此外,伊朗还有更先进的“法塔赫-2”高超音速导弹,曾在2024年空袭以色列空军基地时首次使用。
2025年6月18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称,以军在过去24小时内对伊朗发动三轮大规模空袭。当天下午至晚间,伊朗首都德黑兰多地传出巨大爆炸声。当晚,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宣布,使用射程达2000公里的“泥石-2”地对地弹道导弹对以国防军军事情报局、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目标发动打击。这也是伊朗在本轮冲突中首次使用这一型号的导弹。
2025年6月19日,伊朗在对以色列的导弹攻击中再次动用这种威力巨大的先进中程弹道导弹,并发布了“霍拉姆沙赫尔-4”弹道导弹的相关画面。据了解,“霍拉姆沙赫尔-4”弹道导弹被认为是伊朗破坏力最强的导弹。不过当时报道并未说明伊朗方面是否已经使用或者将要使用这一导弹。
2025年6月22日,伊朗对以色列发起“真实承诺-3”行动的第二十轮打击,共计发射了40枚导弹,其中包括“霍拉姆沙赫尔4”“城堡破坏者”(“海巴尔-谢坎”)导弹等,打击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生物研究机构及指挥控制中心等多个目标。期间,伊朗国家电视台播放了一段疑似“霍拉姆沙赫尔4”导弹先前试射的镜头,屏幕上的字幕显示,该导弹22日被用于对以色列发动打击。
霍拉姆沙赫尔 - 4型中程弹道导弹被认为是伊朗现有最为先进的中导系统之一。2023年5月,伊朗公布本土新型研发的“霍拉姆沙赫尔4”远程弹道导弹,配备重达1500公斤的长约4米的弹头。该导弹于2023年被首次公开亮相,采用液体燃料推进,飞行速度可达6 至 8马赫,能够携带1.5 至 2吨重的战斗部,打击距离超过2000公里,再入速度可超过4000米每秒,若按最优弹道计算,重新进入大气层时最大速度接近12马赫,战斗部能通过气动减速并执行末端机动。
伊朗还首次使用的“城堡破坏”(“海巴尔-谢坎”)多弹头弹道导弹2022年2月9日首次亮相,属于法塔赫系列弹道导弹的改进型。据伊朗媒体此前报道,该型导弹配备了“高爆和杀伤性”弹头,是一种中程弹道导弹,估计射程为1450公里左右,具有先进制导能力,能够躲避导弹防御系统。该型导弹能携带常规或可能非常规的弹头,具有极高杀伤力,实现了更精准、更具破坏力和更有效的打击能力。
近年来,伊朗在导弹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
据媒体报道,伊朗向以色列主要发射“泥石-2”弹道导弹、法塔赫 - 1高超音速导弹、霍拉姆沙赫尔 - 4型中程弹道导弹等,打击以色列情报机构、以色列中部雷霍沃特市的魏茨曼研究所和空军基地等。
法塔赫 - 1高超音速导弹是伊朗研制的首款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由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命名,波斯语意为“征服者”。伊朗于2022年11月首次宣布研制高超音速弹道导弹。2023年6月,该导弹正式被公开亮相。在2024年便有伊朗媒体报道称,伊朗已在针对以色列的行动中投用了该导弹。据伊朗媒体此前介绍, “法塔赫-1”导弹的飞行速度可达13-15马赫,射程达1400千米,属于中程导弹。它采用带动力的轴对称锥型弹头,弹头上配备4片小展弦比的三角形弹翼和球型发动机,属于助推滑翔类的高超音速导弹,助推段完成使命后会与弹头分离,弹头配备末端火箭发动机,能实现一定程度的高速拉起和横向机动,增强突防能力。不过轴对称锥型弹头综合性能无法与高升阻比的楔形弹头相比,优势是技术难度相对低一些。伊朗方面曾表示,该导弹可以绕过美国和以色列最先进的反弹道导弹系统,此次行动也多次突破了以色列的防空系统。
此外,伊朗在2023年11月还展示了第二款高超音速导弹——“法塔赫-2”。从伊朗公布的照片来看,“法塔赫”-2高超音速导弹由火箭助推器和滑翔弹头组成,滑翔弹头采用乘波体构型,机体外形有一个扁平的头部、弹头尾部设有4片小翼,外形上类似于美国X-51高超音速验证飞行器。据相关资料介绍,乘波体的优点是升阻比较高,飞行距离较长,而且雷达反射面积较小,难以被探测。
据介绍,“泥石-2”导弹由伊朗自行研制,弹长18米、直径为1.25米,发射重量为23.6吨,弹头重量700公斤。不同于伊朗传统液体燃料导弹需要长时间加注,“泥石-2”导弹则采用两级固体燃料火箭推动,射程超过2000公里,可覆盖以色列全境和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大部分基地。
作为当前拦截伊朗中程弹道导弹的主要武器,以色列自行研制的“箭-2/3”反导系统在此轮大规模冲突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目前,以色列拥有“箭-2/3”“大卫投石索”“铁穹”等不同拦截系统构成的多层反导体系。其中“铁穹”主要用于拦截5至70公里范围内的简易火箭弹和无人机;“大卫投石索”用于拦截射程40到300公里的近程导弹和远程火箭弹;“箭-2”理论上可以拦截射程13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箭-3”拦截能力更强,还具备在大气层外拦截来袭导弹的能力,可与“箭-2”高低搭配。只有位于高空的“箭-3”和“萨德”反导系统才能有效拦截伊朗射程达到20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但以色列“箭-2/3”反导系统的装备数量很少,其拦截弹价格也非常昂贵,单发价格超过350万美元,这使得外界对“箭-2/3”反导系统的持续作战能力产生怀疑。报道称,拦截一枚伊朗导弹,以色列就需要发射至少两枚拦截导弹,初步测算显示,以色列每天花在拦截导弹上的费用就高达2.85亿美元,估计如果再有10-12天,以色列的拦截导弹就会耗尽。
二、俄乌战场:俄军不间断发射超高音速弹道导弹进行精确打击
“谢韦尔斯克”战役战术集群是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一个指挥单位,负责特定区域内的军事行动和战术执行。
2025年4月13日,俄军向乌克兰“谢韦尔斯克”战役战术集群指挥人员在苏梅的会议地点发射两枚伊斯坎德尔-M战役战术导弹,击中了苏梅国立大学会议中心大楼,导致超过60名乌军士兵丧生。
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是现今俄罗斯陆军部队装备最为先进的战役战术弹道导弹之一。
自2005年起,俄军开始逐步换装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至2015年,俄军已装备5个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旅。
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重4吨,弹头重500千克,射程280公里,命中精度极高,圆概率偏差仅2至3米。而伊斯坎德尔-M战役战术导弹则是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系统的改进型,使用 9M723 导弹,最大射程 500 公里左右,可携带核弹头或 480 千克的常规弹头,战斗载荷可达 700至 800 千克,初始段后的速度为每秒 2100 米,从 2006 年开始批量装备俄罗斯陆军。
目前,俄军已经部署了一种能够轻松避开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高超音速武器,首个“先锋”高超音速导弹团加入战斗值班。“先锋”是一种使用滑翔巡航弹头的战略洲际弹道导弹系统,普京称之为“绝对武器”。
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的特别行动中,俄军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精确打击了乌克兰几处军事目标。俄方专家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实战中使用高超音速武器”。2022年3月20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搭载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匕首’防空导弹系统,摧毁了乌克兰武装部队位于尼古拉耶夫地区康斯坦丁诺夫卡定居点附近的一个大型燃料和润滑油储存点。” 据介绍,“匕首”导弹因速度极快,拥有超高的动能,在本次实战中有效摧毁了地下和拥有坚固防护的目标。在本次军事行动中,“匕首”导弹飞行距离超过1000公里,但是飞行时间不到10分钟。俄国防部表示,俄军将继续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使用“匕首”导弹。
2022年4月,俄罗斯试射了能够携带核武器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普京说这种导弹会让敌人“三思”。 俄国防部2022年5月28日称,北方舰队的“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护卫舰在巴伦支海发射了“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成功击中约1000公里外、位于白海上的一个试射靶。 报道称,俄罗斯官员曾介绍“锆石”导弹的能力,利用现有反导系统不可能拦截。普京曾警告,如果部署在中立水域,装备“锆石”导弹的俄罗斯军舰将使俄罗斯具备在数分钟内打击对手“决策中心”的能力。 2022年7月18日据塔斯社报道,俄军方消息人士透露,适配水面舰只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或将于年底前入列俄海军。他表示:“导弹的国家测试已经结束。预计在未来5个月内,适配水面舰只的‘锆石’导弹便将入列俄海军。”据他介绍,俄战术导弹武器集团下属企业正在批量生产“锆石”导弹,提升导弹射程的工作也在同时进行。
2022年8月,俄罗斯海军将接收新型“锆石”高超音速导弹。2023年年初,俄罗斯的新型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蛇纹石”的研发已接近尾声。公开资料显示,“蛇纹石”是一款陆基中程反舰弹道导弹,搭载末端高超音速的带翼滑翔弹头,可在约4000公里的距离上攻击大型水面舰艇。据专家预测,这款导弹可能使用新型主动雷达、红外等方式进行末端制导,并且拥有攻击陆上目标的能力。据悉,这款导弹很有可能是由此前研制出“先锋”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搭载“缟玛瑙”超音速反舰导弹的K-300P“棱堡”岸基反舰导弹系统与“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机械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发。
三、巴以战场:胡塞武装零星使用超高音速武器打击以色列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引发了整个中东的动荡,胡塞武装迅速表态支持巴勒斯坦,宣布将对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以声援加沙人民。此后,该组织先后向以色列、红海地区、乃至也门邻近海域的国际航运通道发动袭击。
2024年以来,胡塞武装多次宣布使用“巴勒斯坦-2”型对以色列本 - 古里安机场、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地区的军地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导致机场航班运行中断,大量人员前往避难所。虽然以色列单方面声称成功拦截部分来袭导弹,但胡塞武装随即发布一段视频,展示了这款名为“巴勒斯坦-2”号的新型导弹命中目标过程。
据视频中介绍,“这款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射程2150公里,使用固体燃料,采用两级结构,速度高达16马赫,具有高机动性,能避开强大的防空系统”。
此后,以色列军方不得不承认,对一枚来自也门的导弹拦截失败。
“巴勒斯坦 - 2”号是也门胡塞武装拥有的一款新型高超音速导弹。2024年9月16日,胡塞武装正式公布该型导弹。它采用固体燃料,具备两级结构,速度高达16马赫,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抵达目标。其战斗部末端有四个小型弹翼,可使其在飞行末段改变飞行轨迹,具备高机动性,这让防空反导系统对其拦截难度极大。
该导弹射程达2150公里,以也门为中心,其射程能够覆盖中东地区的众多关键目标,包括以色列大部分地区以及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如巴林的海军基地、卡塔尔的空军基地等。这使得胡塞武装在地区冲突中拥有了更为强大的威慑力,也对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以及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自2024年9月起,胡塞武装多次使用“巴勒斯坦 - 2”型高超音速导弹对以色列目标发动攻击。2025年7月1日,也门胡塞武装宣布,向以色列发射一枚“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和3架无人机,打击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等4个目标。声明称,导弹“成功命中目标”,造成“机场运转中断”。以色列军方则说,以空军拦截一枚从也门发射的导弹。据胡塞武2025年6月26日公布的数据,自3月中旬以来,这一组织已向以色列发射309枚(架)弹道导弹、高超音速导弹及无人机。
也门胡塞武装2025年7月6日称,当天早些时候用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袭击了以色列中部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机场,并准备应对未来几天可能的任何事态发展。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经由该组织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发表声明说,胡塞武装的导弹部队实施了一次高质量的军事行动,用一枚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瞄准了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他说,“行动成功达成了目标”,导致机场停止运营。萨雷亚还表示,他们的支援行动将继续,“直到(以色列)停止对加沙地带的侵略和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为止”。另据《以色列时报》2025年7月6日援引以军方消息报道,军方当天凌晨确认也门方面向以色列发射一枚导弹,随后启动拦截。以色列多地响起防空警报。
为应对胡塞武装的弹道导弹袭击,以色列国防部宣布已与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签署协议,扩大“箭-3”导弹的生产规模。“箭-3”反导系统用于在大气层外拦截洲际导弹,以色列曾多次用它来应对胡塞武装的袭击。
有军事专家认为,胡塞武装的“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或是出口版,其自己没有能力生产。
也有专家指出,胡塞武装可能使用的是改进型的“布尔坎”导弹,这种导弹在原有的“飞毛腿”导弹基础上进行了技术升级,射程更远,精度更高。
(作者:魏岳江,在人民网、中华网和三剑客等新媒体平台有专栏、曾被媒体称之为国际观察员、特约评论员、特邀评论员、特邀撰稿人;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