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一夜之间火爆出圈,大有运动新“国术”势头。接棒贵州“村超”,“苏超”再次让国人见证了行业组织与民间自发参与的运动会超强的市场吸引力。这种“吸睛力”和”吸金力”相对国足,无疑不是一个层面的故事。
“苏超”绝对有“不输”中超的气度,更有过之无不及之势!后续接力棒也接踵而至,广东的“粤超”、浙江的”浙超“紧随其后,7月开始闪亮登场!其他兄弟省市估计也在筹划潜行!
曾几何时,国足在国人期望中一次次败北,让球迷伤心、国家蒙羞,甚至到了令人遗忘的边缘,观众数量陡减,赞助商纷纷离场,对国足的失望殃及到这项运动本身,国人对足球运动的热情大大降低,中超热度骤降无疑是最好的诠释。而系列足球反腐挖出诸多蛀虫和内部黑幕,更让球迷对国足失望至极。而“村超”和“苏超”这股“民间”清流再次点燃了国人对足球运动的热情和喜爱!
现场数万观众,动辄几十万人的网上预约观看和各大网络平台的转播让“苏超”火爆出圈,周边省市数千名自费而来的观众,10元一张的门票,不踢假球、讲诚信,只有几百万元的总冠名权,以及十万元的烧烤店赞助,都在昭显这场举国关注的“民间”赛事是如此接地气,国人情绪价值拉满!
这场意料之外的“民间”运动会,人气爆棚远超预期,有燃烧整个酷夏的势头。但是,这把“民间”放出来的大火难道仅仅是爆燃了一个小小的足球?仅仅是让无数足球观众“降级”消费和情绪价值得到满足?这个烧起来的“小火球”更应该点燃国人对更多宏大叙事场景的新思维。
人是超强竞争性动物,从远古争抢食物居所、物竞天择,到近现代分工生产合作。人类传承几千年的竞争基因,在动荡年代表现为战争,在和平时期则呈现为体育竞技,加上人类有序的组织行为,这种体育竞技就会演变为常规性赛事,既搭建和平友谊的桥梁,还满足了人类几千年斗争基因的能量释放。运动员和观众都得到情绪价值的满足和释放,互相满足互为代入感。“苏超”一切“平民化”,让数量庞大的基层民众有机会直接感触到这项风靡世界的“平民化”运动。当年创高票房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据投资方解释,上座率高是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就是当年那个李焕英。代入感超强!“苏超”无疑情同此理!尤其在经济低迷的转轨期,民众降级消费的心理预期更需要一款合适的新“口红”来满足自己。
“苏超”主导力量来自“民间”,相对国家主导的国足,更接地气、更可触达,更有代入感。观众觉得每个上场的球员就像是自己在踢球,甚至可能就是身边的邻居或朋友、同事,跟以前那些遥不可及的球星形成鲜明对比!“苏超”就是一个符号,再次点醒国人,民众是力量之源,只要集中民智民力,花小钱也能办成大事,甚至还能达到花大钱也未能达到的效果。有时候,政府花大价钱不一定能办成的事,民间自发组织反而无意中梦想成真!宏大叙事方式改变一下不一定是坏事。 参照很多足球强国,运动员从小就是自发练习,自付经费,只是在重大赛事时临时集中训练,有点像古代屯兵制,战时是兵,平时务农屯田,兵农两不误,成本低效果好。以前的国足,被媒体诟病吃鲍鱼鱼翅,坐私人飞机,上了球场就成了软脚虾,大量消耗财力还事与愿违。
在很多足球强国,社区足球场随处可见,民众从小就能非常便利到社区球场踢球,并且免费,而相对我国,特别在大城市,球场稀缺,费用高额,无疑限制了国人对足球的热爱,导致足球民众基础薄弱。中国足球段位从数量到质量的跃升,必须拥有庞大的球迷和运动员,在此基础上积累几代人的沉淀才能踢出耀眼的成绩。目前,“苏超”敬陪末坐的常州市倍感压力,市委召开常委会研究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强调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和校园足球运动、普及群众体育活动。这种来自民间倒逼的压力或许让为政者们开始深度思考中国足球“失常”的深层次原因,“深入”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社区公共运动场地的合理规划应该是政府着力考虑的基础问题。“苏超”火爆出圈,国家发改委也积极回应表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统筹规划、一体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设施建设,尽量在人口密度大、辐射范围广的区域科学布局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场设施。这也许是中国体育运动渐入佳境的好气象!
“苏超”这样的“民间”赛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新时代叙事方式的转变,他们甚至拒绝职业球员的加入。这股民间“清流”去中心化、去权威化,重视“民间”自发组织的力量,既节约了国家财力,更激发了社会热情和“民间”无穷创造力。“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就是用技术手段达到去中心化目的,可溯源!情同此理,“苏超”无疑是“区块链”技术原理在足球场上的“映射”,在很多场景,利用常规手段已经无法根治的沉疴,降维打击或跨界打劫不失为上乘之选!
来源:读家心闻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