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一个采访节目,有个王院士,知名的医学界的人,号称是和国际接轨的,其实就是和美国接轨的那玩意,他在节目中嘲讽中国当年的赤脚医生,为啥嘲讽呢,意思就是这些人没有文化,上午出去看病,下午又回到自己家田地里割麦子、割稻去了,靠这种泥腿子搞医学,给人看病,简直笑掉人的大牙了,就像当年我们文化部部长,也是姓王的,嘲讽农民不配写诗一样,他们打心眼里就瞧不起农民!
赤脚医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毛主席就不信这个邪,当年说到医学,动不动就要高学历,说什么不是精英就干不了这个活,毛主席搞“赤脚医生运动”,重点不在于“赤脚”,而是要降低医学门槛,广泛地培养基础的医学工作者,可以随时替代这些高高在上的医学精英们,意思就是告诉你们,没有你们这种号称的“贵族”,农民们照样把医学办了!
旧中国的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生病也治不起,只是挺着,小病能挺过去,得了大病,只能等死。当时正规的医生很少,这些医生根本就不愿意去农村,全都在城市里待着,他们是怎么想的呢,就是我好不容易混到这个级别了,我也该享受享受了,若是让我去农村,那我岂不是白混了吗?
现在的医学院士也是这样想的,不仅仅他本人这样想,还要把有关系的人,哪怕不懂医学的,学金融的,学音乐的的这些出口转内销的人都搞进医疗系统,就是这些不着调的“医学人才”,他们都不愿意进乡镇卫生院,非要进顶级医院里当医生,不过现在看来,也属于“坏心办好事了”,要是把这种水货搞到乡镇卫生院,那农民可是遭了大罪了!
毛主席曾多次指示城市中的医院要组织医疗队下乡为农民治病,结果他们就是无动于衷啊,1953年,毛主席严厉批评了卫生部是“无领导,无政治,也不认真管业务的部门,是专门吃饭、做官、当老爷的官僚衙门”,中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使毛主席极为不满,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终于使他在1965年发怒了,他说,“我可以当卫生部长!” 国家部委有几十个,除卫生部之外,毛主席从没有提出过可以当别的什么部的部长。他为何单单提出“我可以当卫生部长”呢?
因为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当时的情况是,大家都只认可西医,不认可中医,你推崇西医也就罢了,但是你得把工作做到农村去啊,你搞西医就在大城市里转,既然没人愿意下去,那就推动人民群众学医,可以先从中医入手,他说,“中国医学的经验是很丰富的,它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要有同志去整理它。这项工作是难做的,首先是卫生部行政领导上不支持,去年七月以后可能好一些,但还没有具体行动。我是支持的,我可以当卫生部长,也可以把这项工作做起来。不要以为我不懂医就不能做,这不是懂不懂医的问题,而是思想问题。”
针对农村没有医疗的情况,毛主席说,“中医需要器械不多,行动灵活方便,中药也不贵,农民抓得起中药,因此发展中医,对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有利。”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向毛主席做了一个汇报,讲到了全国医务人员分布情况和医疗经费使用的占比:全国现有 140 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高级医务人员 90%在城市,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医疗经费的使用农村只占25%,城市则占去了75%。
毛主席听到这组数字,发怒了。他面容严肃地站起身来,严厉地说:“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 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赤脚医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而且这些赤脚医生都是不脱产医生,因为给人看病,也就挣个一分两分的,不可能养活家里的生活,因此他们还是要干农活,做赤脚医生,就是贯彻国家的主张,预防大于治病,提前预防了,总比突然生大病强,毛主席说,“医学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着读那么多书……高小毕业生学3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医生放到农村去,就算本事不大,总比骗人的医生与巫医要好,而且农村也养得起。”
事实证明,当时的这样路子走对了,你别管赤脚医生文化是不是低,至少他在全中国宣传了卫生知识,当年的血吸虫病,也不是靠西医灭绝的,而是靠全国卫生运动灭绝的,只要在农村普及了卫生知识,就没有那么多大病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促使了中国的“赤脚医生”队伍在短期内迅速形成,农村医疗状况迅速改观。活跃在广阔农村的“半农半医”群体,确实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农民有个头疼脑热,再不用远赴公社或者县城去医治了,劳动中受的一般创伤能够及时治疗。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这段时期,由于向全社会普及了健康卫生知识,国民健康水平大幅度跃升,平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增加到了1978年的68岁;很多流行性疾病,如天花、霍乱、性病等得到较彻底的消除,而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和疟疾等得到了大幅度的控制。新中国在改善人民健康状况方面取得的这些成就,同当时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是遥遥领先的。
现在虽然没有赤脚医生了,但是赤脚医生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赤脚医生完成了历史任务之后,国家对他们的贡献做了三点总结,一个是,在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赤脚医生为农民提供了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感冒、发烧、头痛、腹泻、外伤等。他们随叫随到,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背着药箱走村串户,让农民在田间地头或家中就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第二个是,赤脚医生承担着农村卫生防疫保健工作,他们积极向农民宣传卫生知识,如喝开水、用肥皂洗手、定期打扫卫生等,帮助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他们还负责为村民接种疫苗,如麻疹疫苗、小儿麻痹疫苗、卡介苗等,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多种传染病的流行。
第三个是,赤脚医生经过培训后能够为产妇接生,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分娩安全性,降低了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他们还为孕妇提供孕期保健指导,关心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为农村母婴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赤脚医生的出现,以科学的医疗知识和方法为农民治病,逐渐改变了农民的医疗观念,使他们相信现代医学能够治疗疾病,提高了农民对医疗卫生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然而现在留学归国的医学精英们,却对当年的赤脚医生冷嘲热讽的,我觉得都很搞笑,赤脚医生水平再怎么差,也要比你的“4+4”强吧?当年的赤脚医生无怨无悔扛起了基层医疗的重担!高风亮节远不是你这种所谓的王院士能相提并论的,不要以为你们不可替代,你们思想不正,所学的知识并不有利于人民,反而是害国害民,别以为你们混个博士就能高人一等,脱离了人民群众,你们啥也不是,当年的赤脚医生,岂容尔等废物可以嘲笑的?
作者:周伯通 来源:香兰湾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