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冯蕙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党的七大和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作《毛泽东与七大》的发言)
党的文献编辑工作,是一项很重要和很严肃的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要求编辑工作人员具有献身党的文献事业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为它付出艰苦的劳动;要求编辑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基础,较好的专业知识和较广的其他方面知识,相当的文字处理能力;要求编辑工作人员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具有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学风,切忌粗枝大叶、浮皮潦草。 一般说来,党的文献分为当代文献(又称新时期文献)和历史文献,集体文献和个人文献。毛泽东著作属于个人历史文献。下面根据我参加毛泽东著作编辑工作的体会,举一些例子谈谈文献编辑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我这里介绍的毛泽东著作的编辑工作,特指毛泽东的手稿或手稿的抄件、印件的编辑工作,而不包括整理他的讲话记录稿。 拿到一篇选稿,如果已确定所用稿本是毛泽东的手稿或手稿的抄件,那首先是做辨认字的工作。把字辨认准确,切忌误认妄断,这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础。辨认毛泽东手稿中的字,必须熟悉和会认他的行书和草书,有时需要查阅草字汇、标准草书等。辨认抄件中的字,也并不容易。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稿,很多都是机要工作人员誊录的抄件,留下的手稿很少。有的抄件字写得比较潦草,不大规范,辨认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在编辑《毛泽东书信选集》时,就遇到了这方面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选稿中的毛泽东1936年9月18日写给宋庆龄的信,是中央档案馆保存的一个抄件,其中一句话是“付上我们致国民党中央的信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