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一个难题,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崇高性和制度构建利益协调的现实性的统一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现价值导向和利益导向相背离,最后要么是理想的陨落,要么是制度的变质。
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要归功于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不转向。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才有坚持共产党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和发展理念,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法治的一致性才有理论根据,足以与西方意识形态相抗衡的社会主义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价值观才得以成立,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才成为可能。
我们解决理想的价值导向和制度的利益导向这一难题形成了三大创新性思路:一是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使理想的崇高性和现实性有机地结合;二是以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引领、统揽党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伟大斗争和伟大梦想,使党的先进性和党的事业的群众性有机地统一;三是把制度建设的利益导向落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宗旨和发展理念,使利益的个体性和整体性历史地统一。在这里,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定型,落脚在坚持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成功于党一贯坚持刀刃向内的高度自觉的自我革命。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方面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具体表现为“五个一”:一个大思路,即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引领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一个主题,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建设永恒主题,也是每个共产党员的永恒课题;一个精神,即“赶考”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执政永远在“赶考”的路上,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一个关键,即抓“关键少数”,对于处在重要岗位、担负重大职责的党员领导干部更高标准要求、更严格管理;一个决心,即反腐败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打虎、拍蝇、猎狐、扫黑、除恶全面行动,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作者:中国社科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