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方面,大家热情很高,做了不少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少工作还停留在表面或形式上,随意性大,浅而杂。
我注意到,有人从中国古书中挑选出了24段话,用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相对应。如:以《桃花源记》中的描述对应“富强”,以“致中和”对应“和谐”,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应“自由”,以“不患寡而患不均”对应“平等”,以“君子谋道不谋食”对应“敬业”,等等。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一两千年前就有了,那么我们今天做的和说的还有什么新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本身就很“中国化”,和其他国家都有所不同,确实是当今中国的表述。在这个表述中,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许多特点和风格。如主体定位上的“多元一体”国家社会意识,价值观念上“止于至善”的理想化追求,概念选择上的“拿来主义”路径,实践导向上的道德教化取向,等等。这些虽然不是字面本身的内容,但它们是产出24个字成果的基础,有了这样的资源才有这样的成果。所以,如果从整体和逻辑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我们就可以看到确实有很多传统文化的资源。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重要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显现给予深入的理解和反思,从中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中华文化的深刻血脉联系,看到“社会主义”给传统文化带来的新内涵、新面貌和新要求,看到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思想进程,看到传统文化资源正在实现怎样的创造性转化,而不是去找更多的古代话语填充进去,不是让它向传统文本靠拢,更不是使我们的价值观念完全回到过去。我想,这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真正发掘和阐发。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